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活动的过程.现象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探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小组探究的数据不完全一致.需要共同分析原因.集思广益.展开讨论: (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时.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幼根的生长情况不一样,线画的不够准确,记录的时间间隔不一样,培养的条件不同等,应当计算几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结果.如果只用一株幼苗作实验.偶然因素大多.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在此基础上.各组之间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的分析是否科学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给予每个小组以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不论实验成功与否.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创意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谈出设计思路.对于不成功的小组.教师帮其分析原因.鼓励其课后重新探究.并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对实验中工作态度严谨认真.相互协作良好的小组予以表扬.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的科学精神对于实验成功的重要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3?鄂尔多斯)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环境
1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37℃;10分钟
2 淀粉糊+2mL唾液   不搅拌 37℃;10分钟
3 淀粉糊+2mL清水 搅拌 37℃;10分钟
4
淀粉糊+2ml唾液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0℃; 10分钟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
1和2
1和2
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
2
2
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
(2)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唾液
唾液
.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物质
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物质

(3)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
淀粉糊+2ml唾液
淀粉糊+2ml唾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两个保温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起始温度相同.甲瓶内是萌发的种子,乙瓶内是未萌发的种子,经过2-3小时后观察.
(1)实验现象:甲瓶内温度比乙瓶内
,乙瓶内温度与起始温度相比

(2)原因:甲瓶内萌发的种子
呼吸
呼吸
作用强度
,乙瓶内未萌发的种子虽也进行
呼吸
呼吸
作用,但比甲瓶内萌发的种子

(3)结论:活的种子进行
呼吸
呼吸
作用,分解
有机物
有机物
,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
热量
热量
的形式散失.种子萌发需要大量
氧气
氧气
呼吸
呼吸
作用大大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温度环境

1

淀粉糊+2毫升唾液

搅拌

37℃;10分钟

2

淀粉糊+2毫升唾液

不搅拌

37℃;10分钟

3

淀粉糊+2毫升清水

搅拌

37℃;10分钟

4

 

搅拌

0℃;10分钟

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⑴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 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 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

⑵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变蓝?????? B、不变蓝

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清水不会消化淀粉???? B、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

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 。对照实验是????? 号试管,变量是??????????? 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变蓝????????? B、不变蓝

实验结论是?????? 。(从下面选择正确答案)

A、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B、唾液淀粉酶消化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A、B、C在生态系统中各代表什么成分?
A、
消费者
消费者
B、
分解者
分解者
C、
生产者
生产者

(2)碳从大气向C是通过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作用实现的,从A、B、C流向大气是通过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作用实现的.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是以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鼠妇爬走了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根据题干中提出的问题,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

(2)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
①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②在铁盘两侧的
中央
中央
处各放5只鼠妇;
③从第二分钟起,每分钟对鼠妇的分布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若要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应该依据的数据是
D
D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阴暗 A.2min时的记录    B.6min时的记录     C.11min时的记录     D.平均值
(4)分析结果
①如果全班共分成了五个小组,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将实验的数据填到教师提前在黑板设计的表格中.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明亮   0只   1只   2只   O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则实验的最终数据是:明亮处的鼠妇数量为
1
1
只,黑暗处的数量为
9
9
只,这种处理数据的方式称为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无光的环境中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无光的环境中

②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
,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温度、水分
温度、水分
(请写出两种).
③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不能
不能
为什么?
放1只鼠妇会出现偶然因素导致实验不准确
放1只鼠妇会出现偶然因素导致实验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