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白居易.苏轼对自然.社会及堤坝建筑有着较为完整和独立的认识.达到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最高水平.B.白堤.苏堤便利了百姓.可作者却基于对白.苏二人及社会的整体认识.借此表达了一种遗憾.一种批判.C.作者称赞了林和靖的清高和才华.认为他才真把隐士“做地道.做漂亮了 .后来的归隐者不过是东施效颦.D.文中白.苏与归隐文人构成了鲜明对比.作者热情赞扬了白.苏的积极入世.对归隐者也给予了深厚的同情.E.作者由西湖的历史遗迹及故事引起思索.谴责了封建的用人制度.并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对文人归隐给予了批判.五.文章赏析流泪的滕王阁①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②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③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白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④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序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⑤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 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 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⑥"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⑦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 "每有一文,海内惊瞻."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⑧一片阁/ 躲在云层下/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 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唯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⑨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⑩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 .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⑾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200字以内的文章赏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共12分)

1C    2D    3B   4D  

二、(共9分)

5. D克,攻克或被攻克。

6. CD/①“游历诸贵之间”不是原因。⑤指王维等人在崔圆家中精心绘画。

7. A与原文不符,应为:有一个经常出入公主府上的客人,托公主的邑司以公主的名义写信给京兆府的考官,命令让张九皋做解头。

三、(18分)

8、(8分)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答: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9、(10分)

(1)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衬托的手法,(2分)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2分)流露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惊愕与赞叹。(2分)

(2)喜欢陈诗(1分)。陈诗描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1分)画面是静止的,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流露了离别时隐隐哀愁。(2分)

或:喜欢韩诗。韩诗写诗人破晓时分踏上旅程,随着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飞到浓密的树中去了。(1分)用一“飞”字增添了动感。(1分)使人深深体味到旅人夜宿晓行,奔波不已艰辛。(2分)

10、(24分)

五、(19分)

11、暗香浮动月黄昏。(1分)

12.(6分)

(1)(2分)封建(社会的)官僚(或:行政)体制

(文中已说白居易、苏东坡做了太守,再联系他们“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器中的零件”,“极偶然地调配到这个湖边”。)

(2)(4分)①与②相同;②与③不相同。

(①②是指林和靖之类的归隐文人隐居前所怀有的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意愿和决心。③是指林和靖之类的归隐文人隐居后要将自己隐居前的意愿和决心清除掉的志向。

13、(4分)

“封闭式的道德完善”指:消除志向,远避现实,独善其身;“总体上的不道德”指造成群体性文化人格日趋暗淡,文明的突进也被取消。

14、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2分)

15、①肯定(或赞赏)(1分);遗憾(1分)

 ②(1分)要点:否定(或批判)

16、(4分)B、E

(A本项将文中第③段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理性思考”、“文化品位”篡改成了“自然、社会及堤坝”。C作者称赞了林和靖写诗的才华,但末称赞林和靖的清高。文中说他“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是说他完全成了隐士,而不是称赞他归隐。文中第④段后边关于追随林和靖归隐的话,意思是归隐并不难,没有“后来的归隐者不过是东施效颦”的意思。D“热情赞扬白、苏的积极入世”说得有些过火。文中确实有赞扬,第②段即是;但文中也流露了对白、苏的遗憾甚至批判的意味,第③段可以证明这一点。作者并未同情归隐文人,相反,对其是持否定态度的,文章第⑤段末尾和第⑥段可以证明这一点。)

五、(8分)

17、作者来到滕王阁,对滕王阁周围景物进行描写,从而引出对王勃文学才华的赞叹以及才华无法施展的慨叹。然后对王勃一心追逐官场生活感到遗憾。最后以景结情,表达了对王勃的追思。)

17、3段:(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我”对我波深深的追思。)

6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我游滕王阁时的心情,表达了我对王勃的追思。)

11段:(1、以景结情,委婉含蓄,让读者有无限的想象空间.2、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在内容上升华主题,表现了对王勃离去的惆怅和无奈。)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