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1是为了处理污水(含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而设计建造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图2是对该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表示分解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 ||||
甲 | 145.9 | 62.8 | 83.1 | 0.066 |
乙 | 870.7 | 369.4 | 501.3 | 0.002 3 |
丙 | 0.9 | 0.3 | 0.6 | 0.94 |
丁 | 141.0 | 61.9 | 79.1 | 0.085 |
戊 | 211.5 | 20.1 | 191.4 | 0 |
图2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请据图2画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图2中不同营养级体内DDT含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 L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项目 | |||
进水 | 750 | 360 | 700 |
出水 | 150 | 50 | 25 |
COD、BOD值越高,表明________污染程度越高;总氮量的降低表明,植物的吸收作用可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4)该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对污水流入设计了流量和流速控制开关,并且在系统的底部铺设了通气的管网。前者是因为________,后者的目的是促进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l0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分析图中②、③两处地貌类型的成因,并简述由此体现出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3分)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2
分)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2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l0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分析图中②、③两处地貌类型的成因,并简述由此体现出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3分)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2
分)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2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的环节是:________说出②、③地貌成因:________
(2)该地有大量的含煤地层,可推测该地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____
A、温暖的浅海
B、湿热的森林环境
C、沙漠
D、冷湿的沼泽
(3)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________,并说明原因:________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________
(5)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