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会造成误差. ⒉尽量精确测定弹簧的长度.也是减小实验误差的基本方法. ⒊描点.作图不准确. ⒋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超过弹性限度.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些.从而使坐标上的点尽可能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例题精解] 例⒈弹簧的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例⒉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 ①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说明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该弹簧的劲度k是多大? 砝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cm) 6.00 7.15 8.34 9.48 10.64 11.79 弹力大小(N) 例⒊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例⒋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的实验. ①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②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 16.2 17.3 18.5 19.6 20.8 弹簧伸长量 (1)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2)在图中坐标上作出F-x图线. (3)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4)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例⒌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g = 9.8 m/s2): 砝码质量 m/102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 x/10-2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①根据所测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做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硅码质量m 的关系曲线. ②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N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例⒍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和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②实验中.L3和L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 .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A= = 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用d1.d2.d3.d4 表示的式子为:= 代入数据解得= 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五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基础知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上由静止滚下,记下小球落在接球凹槽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竖直,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 、y ,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                   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步骤C中计算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表达式为         

(2).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斜槽轨道末端没有调整水平,会导致误差              

B.斜槽轨道的不光滑会产生误差

C.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小球应选用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金属球

D.小球在斜槽轨道上释放点的高度越高,实验误差越小

(3)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因为记录轨道末端位置,在轨迹上任取一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的坐标系(y轴竖直,x轴水平),又在轨迹上另取b、c两点的位置(如图). (g取10m/s2)则

①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

②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       cm,y=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上由静止滚下,记下小球落在接球凹槽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竖直,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 、y ,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                   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步骤C中计算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表达式为         
(2).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斜槽轨道末端没有调整水平,会导致误差              
B.斜槽轨道的不光滑会产生误差
C.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小球应选用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金属球
D.小球在斜槽轨道上释放点的高度越高,实验误差越小
(3)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因为记录轨道末端位置,在轨迹上任取一点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的坐标系(y轴竖直,x轴水平),又在轨迹上另取b、c两点的位置(如图). (g取10m/s2)则

①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
②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       cm,y=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保证橡皮条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即可
(3)如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_____。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的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门头沟区一模)如图所示,挡板P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和B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A和+QB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A和mB.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开始时A、B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及A、B间的库仑力,A、B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一直在水平面上运动且不会碰到滑轮.
(1)开始A、B静止时,求挡板P对物块A的作用力大小和弹簧弹力大小的比值;
(2)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C并由静止释放,当物块C下落到最大距离时物块A对挡板P的压力刚好为零,试求物块C下落的最大距离;
(3)若C的质量改为2M,则当A刚离开挡板P时,B的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辽宁模拟)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CD
CD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2
2
m/s.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B
AB

A.W∝
v
      B.W∝
1
v
    C.W∝v2 D.W∝v3
(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一v2图象应是
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5)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
每条橡皮筋做的功不会完全相同;在纸带的测量中会有误差;摩擦阻力的平衡不可以完全理想化;交流电的频率不稳定也可能造成误差.
每条橡皮筋做的功不会完全相同;在纸带的测量中会有误差;摩擦阻力的平衡不可以完全理想化;交流电的频率不稳定也可能造成误差.
 (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