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图乙: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10.单位:KW·h/m2) 图10 (1)材料一甲图中.①是 .②是 .2000年-2005年增长最快的是 .该种能源消费增长快的原因是 . .该能源在中国的分布格局是 . . (2)2002年.中国从西亚进口的原油约占进口总额的 .从挪威进口的原油主要产自 . (3)简要分析说明A地在一年中何时.何条件下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可达到最大值. 计划建设为我国首座大范围应用太阳能的“太阳能之城 .想用“今天的太阳 替代“昨天的太阳 .“昨天的太阳 主要是指哪些矿产资源?与“昨天的太阳 比较.开发利用太阳能有何优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0年起,中国煤炭消费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而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在中国的煤炭消费中,重工业的煤炭消费量最大,其中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行业为重要煤炭消费大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1998~2002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逐年增加的重工业部门是_____
         A、电力
         B、建材
         C、钢铁
         D、化工
(2)2002年我国电力工业的煤炭消费量比重与1998年的相比(增加了或减少了)______%,消费量比重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煤炭充当我国第一能源的角色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中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0年起,中国煤炭消费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而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在中国的煤炭消费中,重工业的煤炭消费量最大,其中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行业为重要煤炭消费大户。据下表回答。

(1)

1998—2003年,我国煤炭消费量比重逐年增加的重工业部门是

[  ]

A.

电力

B.

建材

C.

钢铁

D.

化工

(2)

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的煤炭消费量比重与1998年的相比(增加了或减少了)﹪,消费量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

为什么煤炭充当我国第一能源的角色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4)

我国经济遭遇能源瓶颈时,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地域类型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人均土地资料的多少

D.人口密度大于每平方千米500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29-32题。

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3.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地域类型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4.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人均土地资料的多少

D.人口密度大于每平方千米500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世界粮食、能源、原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粮食价格走势图:

(1)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价格涨幅最大的粮食是              ,涨幅为            ;伴随粮食价格的上涨,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B.西欧   

C.西亚                                            D.日本

(2)有专家认为,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是驱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试简要说明理由。

(3)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如今每年需从外地调入大量粮食,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二: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危机后国际社会怎样稳定世界石油价格.

材料三:从2007年年初以来,物价上涨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有专家指出此轮物价上涨与以往不一样,有以下原因引起:①国际联动。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主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上这些上游产品均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价格上涨,会进一步传导到我国的下游产品,推动了国内物价的上涨。②资金输入。2008年前两个月份,我国外汇储备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③成本推动。随着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国内的土地价格、资金成本近年来都处于上涨趋势。④需求转换。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转移的农村富裕劳动力成为了新增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中国的整体需求处在升级换代,从典型的温饱型在向享受型升级。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政府解决当前面临的物价上涨问题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7)材料三中有关专家对此轮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蕴涵着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