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考察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与爱看课外书的关系,在本校高三年级随机调查了 50名学生.调査结果表明:在爱看课外书的25人中有18人作文水平好,另7人作文水平一般;在不爱看课外书的25人中有6人作文水平好,另19人作文水平一般.
(Ⅰ)试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以下2×2列联表,并运用独立性检验思想,指出有多大把握认为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与爱看课外书有关系?
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与爱看课外书的2×2列联表
|
爱看课外书 |
不爱看课外书 |
总计 |
作文水平好 |
|
|
|
作文水平一般 |
[来源:学。科。网Z。X。X。K] |
|
|
总计 |
|
|
|
(Ⅱ)将其中某5名爱看课外书且作文水平好的学生分别编号为1、2、3、4、5,某5名爱看课外书且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也分别编号为1、2、3、4、5,从这两组学生中各任选1人进行学习交流,求被选取的两名学生的编号之和为3的倍数或4的倍数的概率.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数据:
[来源:学*科*网]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考察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与爱看课外书的关系,在本校高三年级随机调查了 50名学生.调査结果表明:在爱看课外书的25人中有18人作文水平好,另7人作文水平一般;在不爱看课外书的25人中有6人作文水平好,另19人作文水平一般.
(Ⅰ)试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以下2×2列联表,并运用独立性检验思想,指出有多大把握认为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与爱看课外书有关系?
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与爱看课外书的2×2列联表
| 爱看课外书 | 不爱看课外书 | 总计 |
作文水平好 | | | |
作文水平一般 | [来源:学。科。网Z。X。X。K] | | |
总计 | | | |
[来源:学*科*网]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一.选择题:DCBBA
二.填空题:11.4x-3y-17 = 0 12.33 13. 14. 15.
三.解答题:
16.(1)解:由频率分布条形图知,抽取的学生总数为人 4分
∵各班被抽取的学生人数成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
由4×22+6d = 100解得:d = 2 6分
∴各班被抽取的学生人数分别是22人,24人,26人,28人. 8分
(2)解:在抽取的学生中,任取一名学生,分数不小于90分的概率为
0.35+0.25+0.1+0.05=0.75 12分
17.(1)解:∵, 2分
∴由得:,即 4分
又∵,∴ 6分
(2)解: 8分
由得:,即 10分
两边平方得:,∴ 12分
18.方法一
(1)证:∵CD⊥AB,CD⊥BC,∴CD⊥平面ABC 2分
又∵CDÌ平面ACD,∴平面ACD⊥平面ABC 4分
(2)解:∵AB⊥BC,AB⊥CD,∴AB⊥平面BCD,故AB⊥BD
∴∠CBD是二面角C-AB-D的平面角
6分
∵在Rt△BCD中,BC = CD,∴∠CBD = 45°
即二面角C-AB-D的大小为45°
8分
(3)解:过点B作BH⊥AC,垂足为H,连结DH
∵平面ACD⊥平面ABC,∴BH⊥平面ACD,
∴∠BDH为BD与平面ACD所成的角
10分
设AB = a,在Rt△BHD中,,
∴, 10分
解得:,即线段AB的长度为1 12分
方法二
(1)同方法一 4分
(2)解:设以过B点且∥CD的向量为x轴,为y轴和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 a,则A(0,0,a),C(0,1,0),D(1,1,0), = (1,1,0), = (0,0,a)
平面ABC的法向量 = (1,0,0)
设平面ABD的一个法向量为n = (x,y,z),则
取n = (1,-1,0)
6分
∴二面角C-AB-D的大小为45° 8分
(3)解: = (0,1,-a), = (1,0,0), = (1,1,0)
设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是m = (x,y,z),则
∴取m = (0,a,1),由直线BD与平面ACD所成角为30°,故向量、m的夹角为60°
故 10分
解得:,即线段AB的长度为1 12分
19.(1)解:设M (x,y),在△MAB中,| AB | = 2,
∴
即 2分
因此点M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a = 2,c = 1
∴曲线C的方程为. 4分
(2)解法一:设直线PQ方程为 (∈R)
由 得: 6分
显然,方程①的,设P(x1,y1),Q(x2,y2),则有
8分
令,则t≥4, 10分
当时有最大值9,故,即S≤3,∴△APQ的最大值为3 12分
解法二:设P(x1,y1),Q(x2,y2),则
当直线PQ的斜率不存在时,易知S = 3
设直线PQ方程为
由 得: ① 6分
显然,方程①的△>0,则
∴ 8分
10分
令,则
∴,即S<3
∴△APQ的最大值为3 12分
20.(1)解:
∵a<0,∴
故函数f (x)在区间(-∞,)、(-a,+∞)上单调递增,在(,-a)上单调递减 4分
(2)解:∵二次函数有最大值,∴a<0 5分
由得: 6分
∵函数与的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
∴,又a<0,∴-1≤a<0 8分
又,∴ (-1≤a<0) 10分
(3)解:当a < 0时,函数f (x)在区间(-∞,)、(-a,+∞)上单调递增,
函数g (x)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 12分
当a > 0时,函数f (x)在区间(-∞,-a)、(,+∞)上单调递增,
函数g (x)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
综上所述,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 13分
21.(1)解:记
令x = 1得:
令x =-1得:
两式相减得:,∴ 4分
当n≥2时,
当n = 1时,,适合上式
∴ 6分
(2)解:
注意到 8分
可改写为:
∴
故 10分
∴
12分
1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