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例3. 溶解度:AgCl AgBr AgI Ag2S 电离产物:Cl- Br- I- S2- 则:AgCl可分别与Br-.I-.S2-反应生成Cl-和AgBr. AgI .Ag2S.且愈来愈容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分)1866年H. Rithausen从谷胶的硫酸分解产物中分离出谷氨酸()。1890年L. Wollf合成并确定了它的结构,1908年池田菊苗从海带的热水提取物中分离出谷氨酸的钠盐(),它才是具有鲜味的成分,即味精。

10-1  谷氨酸的电离常数Ka1=6.46×10-3,Ka2=5.62×10-5,Ka3=2.14×10-10;pKa= -lgKa,所以pKa1=2.19,pKa2 = 4.25,pKa3 = 9.67。

目前工业上生产味精的方法有水解法、糖蜜提取法、淀粉发酵法及合成法等。当前我国生产的味精主要采用淀粉发酵法。

以发酵法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淀粉葡萄糖发酵谷氨酸铵L-谷氨酸谷氨酸-钠盐。

若生成谷氨酸二钠盐,则不具有鲜味,所以工业生产中控制各阶段的pH是一项关键。

(1)Ka1、Ka2、Ka3相对应的基团各是哪个?

(2)计算谷氨酸等电点的pH(所谓等电点,就是谷氨酸呈电中性时所处环境的pH)。在下面正确的选项上画圈。

A.2.19    B.3.22    C.4.25    D.6.96

(3)中和、脱色、结晶时的pH应保持在多少?在下面正确的选项上画圈。

A.3.22    B.4.25    C.6.96    D.9.67

(4)用什么物质脱色?                 

10-2  味精中有效成分是谷氨酸钠,可用沙伦逊甲醛滴定法测定其含量。准确称取味精1.000g,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到10.0mL;从中取2.0mL放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 36%的甲醛溶液,加入20mL水。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消耗10.80mL。

(1)谷氨酸钠与甲醛反应得到化学式为C6H8NO4Na,写出结构简式。

(2)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什么?

10-3  味精中往往会加入食盐,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NaCl含量:取味精样品5.0g,并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使沉淀完全;过滤;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将沉淀低温烘干、称量;重复操作3次,计算NaCl含量。

另一学生觉得这个实验方案的误差较大,且测定沉淀的质量很不方便。于是他设计了另一个实验方案来测定NaCl的含量。已知AgSCN是难溶于水的沉淀。

请简要写出测定NaCl含量的新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 
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
28.0
28.0
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
C
C
  (填字母标号);
(2)在化学分析中,常需用KMnO4标准溶液,由于KMnO4晶体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因而很难直接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实验室一般先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晶体,粗配成大致浓度的KMnO4溶液,再用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Mr(Na2C2O4)=134.0]对粗配的KMnO4溶液进行标定,测出所配制的KMnO4溶液的准确浓度,反应原理为: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以下是标定KMnO4溶液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先粗配浓度约为0.15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500mL
步骤二:准确称取Na2C2O4固体m g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用步骤一所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三:
重复步骤二(两到三次)
重复步骤二(两到三次)

步骤四:计算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滴定实验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或“不需要”)加指示剂;
②步骤二中滴定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
A
(填编号);
③步骤二的滴定过程温度变化并不明显,但操作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溶液褪色较慢,中间阶段褪色明显变快,最后阶段褪色又变慢.试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溶液褪色明显变快的原因可能是
生成的Mn2+为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变大
生成的Mn2+为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变大
,最后又变慢的原因是
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速率变小
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速率变小

④请写出步骤三的操作内容
重复步骤二(两到三次)
重复步骤二(两到三次)

⑤若m的平均数值为1.340g,滴定的KMnO4溶液平均用量为25.00mL,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
0.1600
0.160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KClO3溶液呈中性,Cl-与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又有10%(质量分数)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溶液中歧化成HClO3和HCl,而形成的Cl-与剩余的Ag+反应生成AgCl,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最终。
若现有含1.1molNaCl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问最终能生成多少克难溶物(Ag和AgCl)?若最后溶液体积为1.2L,问溶液中H+的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Fe(OH)2是铁的一种氢氧化物,难溶于水,具有还原性,其制备方法较为特殊。下面是实验室制备
Fe(OH)2的方法之一:
(1)制备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使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与可溶性的碱液反应生成Fe(OH)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NaOH溶液的制备:在试管中加入2~3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冷却至室温,加入1片NaOH固体。制备NaOH溶液的蒸馏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FeSO4溶液的制备:在试管中加入5 mL蒸馏水,并加热,直至蒸馏水沸腾,然后向蒸馏水中滴入几滴稀硫酸;待蒸馏水冷却至室温,加入少量FeSO4晶体,为了防止溶液中的Fe2+被氧化,在溶液中加入少量
____________。加入FeSO4晶体前在蒸馏水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 Fe(OH)2的制备:下图中的胶头滴管中盛有NaOH溶液,试管中是FeSO4溶液。制备Fe(OH)2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操作过程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振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方法制备的Fe(OH)2久置也会被氧化,当有1.12 L氧气参与反应时,该氧化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KClO3溶液呈中性.Cl与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有10%(质量分数)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可在水中歧化成HClO3(强酸)和HCl,HCl中的Cl又与剩余的Ag+反应生成沉淀,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终了.

(1)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2)现向含1 mol 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问:最终能生成多少克难溶物(Ag和AgCl)?若最后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2 L,则溶液的H+浓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