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目的--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填空题
(1)列叙述正确的是
BCFG
BCFG
(填写序号)
A.不慎把苯酚溶液沾到了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要有明显现象,必须在强碱性条件下加热煮沸.
C.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
D.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E.乙烯、乙醇和乙醛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F.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能产生2,4,6-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
G.溴的苯溶液中加少量铁粉后会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该现象能说明苯和溴的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
(2)乙醇分子中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①和金属钠作用时,断裂

②和浓硫酸共热至170℃时,断裂
②⑤
②⑤

③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断裂
①④
①④

④与氢卤酸反应时,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铜器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它的表层往往含有“铜绿”(碱式碳酸铜),它受热易分解,为了从铜绿中制得铜,并测定铜绿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把铜绿样品放在试管中,与通入的纯净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装置如图1,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处应选用图2装置中的(填写编号)
(铁架台已省去),选用的理由是①
因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因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②通入氢气的导气管应伸入到试管底部,有利于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净.

(2)反应开始前,对整个实验装置必须进行的操作是称量样品质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
称量装置D(含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称量装置D(含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反应进行时,应先
通氢气
通氢气
加热
加热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固体颜色变化为
固体由绿色变黑色,最后变成光亮的红色
固体由绿色变黑色,最后变成光亮的红色

(3)要测定铜绿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除需要知道样品质量外还需测定的实验数据是实验前后装置D质量.
(4)为使实验更准确,可采取的措施是
在D装置后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在D装置后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Ⅱ、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2O?H2CO3+OH-
HCO3-+H2O?H2CO3+OH-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
大于
大于
(填“大小”或“小于”)NaHCO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B
B
(填序号).
A.Ba(OH)2溶液   B.BaC1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则
(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
(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校同学进行乙醇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学习,以下为他们的学习过程。

(一)结构分析

(1)写出乙醇的结构式                     ;官能团的电子式        

(二)性质预测

(2)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乙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预测在一定条件下分子中                    键(填写具体共价键)容易发生断裂。为此,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以下乙醇性质的部分事实。

Ⅰ. 常温下,1mol乙醇与1mol金属钠反应产生0.5mol氢气,该反应比较缓和,

远不如水和金属钠反应剧烈。

Ⅱ. 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与HBr共热产生溴乙烷。

Ⅲ.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140℃时反应生成乙醚(CH3CH2OCH2CH3

微溶于水的液体,沸点34.6℃),170℃时脱水生成乙烯。

 
 


  下列关于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OH对-C2H5的影响使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速率慢ks5u

B.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170℃时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为消去反应

C. 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吸收峰,其强度之比为3︰2︰1,与钠反应的是

吸收强度最小的氢原子

D. 乙醇与甲醚互为官能团异构体

(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甲同学用4mL 95%的乙醇、8mL90%浓硫酸、

6g溴化钠研究乙醇转化为溴乙烷的反应。右图

是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已省略部分夹持仪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3)预计实验时装置Ⅰ主要发生两个反应,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Br + H2SO4  2HBr + Na2SO4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后期烧瓶内液体颜色变棕黑,U形管右边与大气相通的导管口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白雾,U形管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该液体的有机成分是                         。若要获得纯净的溴乙烷,方法是:实验结束后                                                                   

(四)反思与改进

(5)乙同学认为:实验所用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目的是         (填字母),稀释后的浓硫酸应放在            (填实验仪器名称)中。

A.减少HBr的挥发                    B.防止浓硫酸分解产生SO2

C.减少副产物乙烯和乙醚的生成        D.减少Br2的生成

(6)丙同学提出应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请为两部分装置选择正确的措施:

A.不作改变      B.保留酒精灯加热,增加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

C.水浴加热      D.冰水混合物冷却

 装置Ⅰ               ;装置Ⅱ               。请你再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26,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C的氢化物分子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化合物BD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4)E的一种常见配合物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

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E(CO)5的晶体类型为                 ;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E (CO)5 == E (s) +5CO,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形成的化学键是                   

(5)金属E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如图所示。

则: 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的棱长之比为:        。(保留比例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B原子的p轨道半充满,形成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低的。D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D原子形成的离子少一个电子层。C与A形成A2C型离子化合物。E的原子序数为26,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C的氢化物分子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化合物BD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4)E的一种常见配合物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
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E(CO)5的晶体类型为                 ;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E (CO)5 ="=" E (s) + 5CO,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形成的化学键是                   
(5)金属E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如图所示。

则: 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的棱长之比为:        。(保留比例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