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 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根据打出的纸带(图2),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xo,点A、C间的距离为x1,点C、E间的距离为x2,交流电的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打C点时的速度表达式为:vc=
x
 
1
+x
 
2
4T
x
 
1
+x
 
2
4T
(用x1、x2和T表示)
(2)根据实验原理,只要验证表达式
g(
x
 
0
+x
 
1
)=
(x
 
1
+x
 
2
)
2
 
3
2T
2
 
g(
x
 
0
+x
 
1
)=
(x
 
1
+x
 
2
)
2
 
3
2T
2
 
(用g、x0、x1、x2和T表示)成立,就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3)完成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则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重物质量m
重物质量m
(写出名称)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一电器元件.图1为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同学对其提出质疑,先需进一步验证该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滑动变阻器(R1
滑动变阻器(R2
直流电源(E)
开关(S)
导线若干
量程0~50mA,内阻约为50Ω
量程0~200mA,内阻约为10Ω
量程0~3V,内阻约为10kΩ
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Ω
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阻值范围0~1kΩ,允许最大电流100mA
输出电压6V,内阻不计
①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
A
 
2
A
 
2

电压表应选用
V
 
1
V
 
1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
 
1
R
 
1
.(以上均填器材代号)
②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虚线框内(图2)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3.
③实物连线(部分已连接好,完成余下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0.986
0.986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58
2.58
m/s2,AB的距离应为
5.99
5.99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Ⅱ.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用来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测出的拉力F与弹簧长度L之间的数据关系如下表:
拉力F/N 1.10 1.50 2.00 3.00 3.50 3.80 4.00
弹簧长度L、cm 22.0 22.35 22.70 23.31 23.65 23.80 24.00
(1)在图中的坐标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象; 
(2)图象与L轴的交点表示
自然长度
自然长度
,其值为
21.4cm
21.4cm

(3)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约150N/m
约15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C、(选修模块3-5)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B、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2)在某些恒星内部,3个α粒子可以结合成一个
 
12
6
C核,已知
 
12
6
C核的质量为1.99302×10-26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真空中光速c=3×108m/s,这个核反应方程是
 
,这个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m/s,乙的速率为3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图1所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
(1)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断路的导线为
 

(2)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
 

(3)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
 

Ⅱ.一个标有“12V”字样,功率未知的灯泡,测得灯丝电阻R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利用这条图线计算:
(1)若一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接在20V的电压上,灯泡能正常发光,则串联电阻的阻值为
 
Ω.
(2)假设灯丝电阻与其绝对温度成正比,室温为300K,在正常发光情况下,灯丝的温度为
 
K.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
⑴图(a)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OD间的距离为_______cm
②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⑵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0.6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倍率的电阻档(请填写“×1”、“×10”或“×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c),结果为_____Ω。
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d)完成实物图(e)中的连线。
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_____端滑动。
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____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bc”、“cd”、“de”或“ef”)

数据点
a
b
c
d
e
f
U/V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000
0.122
0.156
0.185
0.216
0.2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1、AD 2、AC 3、A 4、A 5、BC 6、B 7、C 8、D

9、AC 10、BD 11、D 12、BC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或作图和连线.

13、(8分)(1)d(2分)   0.70 (2分)  (2)24(2分)   小于(2分)

 

14、(10分)(1)(5分)

 

 

 

 

 

 

 

(2)c.调节R ,使电压表示数为6V  (2分)

e.在导电纸上移动探针,找此基准点的等势点。并压印在白纸上(3分)

 

三、本大题共四小题共计5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设他从家门口到学校门口所用时间为t,脚蹬板的线速度为,轮盘边缘的线速度为,飞轮边缘的线速度为,后车轮边缘的线速度为

由线速度的定义式有:………………………………①(2分)

        由脚蹬板与轮盘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有:………………②(2分)

由飞轮与后车轮的转动角速度相同有: ………………③(2分)

因为轮盘与飞轮之间用链条转动,它们边缘上的线速度相同,即:

…………………………………………………④(2分)

车轮边缘的线速度与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距离为:

…………………………………………………⑤(2分)

由以上各式得:………………………………………⑥(2分)

16、(13分)(1)当以CD为轴转动时, AB棒切割磁感线,当转到AD边竖直时

(1分)

   (2分)

AB受到的水平外力应等于AB边受到的安培力

(2分)

(2)在转动的过程中,线圈内产生了交变电流,从开始转动到AD边竖直可视为正弦交变电流的0到T/4   (1分)

所以Q=0.00196J(2分)

(3)当以CD为轴转动时,仅AB棒切割磁感线。

(1分)

当以AB为轴转动时,仅CD棒切割磁感线。

(2分)

第一个周期内两点间的电势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2分)

 

17、(14分)(1)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后沿X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Y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分)

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后在X方向的位移为l,在Y方向的位移为L,根据运动学规律,有

l=v0                   (1分)

L=t2                   (2分)

消去t,解得: l=              

即该电场的左边界与b点的距离为(2分)

(2)分析可知,磁场方向应垂直XOY平面向外,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设粒子在磁场中的速率为v ,运动半径为R,则

Bqv =               (1分)

R=                (1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

     AC=R sinθ              (1分)

所以l = s+AC =s+sinθ     (2分)

其中:sinθ = =       (1分)

 所以:   l = s+? =s+  (2分)

18、(15分)(1)对水平管中的物体分析,物体能保持静止,有:

, (1分)  解出  (2分)

(2)物体进入水平管时,摩擦力的大小与右端进入水平管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作出图:(2分)

从图中曲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可以求出物体在进入水平管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2分)

减小的重力势能(2分)

能够全部进入管中,重力势能必大于或等于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即:,解出。(2分)

(3)当时,物体全部进入水平管中,设右端进入水平管的距离为,则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2分)

减小的重力势能

解出(2分)

(用平均值求摩擦力的功同样给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