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杨浦区二模)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测力计悬挂着体积均为200厘米
3的不同物体逐渐浸入到重力均为1牛的不同液体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他们观察并记录了测力计的示数及量筒中液体体积的变化,所有数据均记录在表中.
液体密度(克/厘米3) |
实验序号 |
测力计示数F1(牛) |
测力计示数F2(牛) |
F1-F2 (牛) |
液体体积V1(厘米3) |
液体体积V2(厘米3) |
V2-V1 (厘米3) |
1.0 |
1 |
5 |
4.5 |
0.5 |
100 |
150 |
50 |
2 |
5 |
4 |
1.0 |
100 |
200 |
100 |
3 |
5 |
3 |
2.0 |
100 |
300 |
200 |
4 |
5 |
0 |
5 |
100 |
300 |
200 |
1.2 |
5 |
1.8 |
1.2 |
0.6 |
125 |
175 |
50 |
6 |
1.8 |
0.6 |
1.2 |
125 |
225 |
100 |
7 |
1.8 |
0 |
1.8 |
125 |
275 |
150 |
①在此实验中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F
1-F
2)、量筒中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
2-V
1)分别表明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
③分析实验序号4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物体碰到了量筒底部
物体碰到了量筒底部
.
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5(或2与6)
1与5(或2与6)
可初步得出的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⑤要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需要运用公式
F1-F2=ρ液g(V2-V1)
F1-F2=ρ液g(V2-V1)
进行计算(用所测物理量表示),然后再归纳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