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8泉州一中二模)(20分)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1)若选用杂合黄果高茎番茄(rrHh)植株的花粉用不同方法进行育种,分别获得植株B和植株C,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
①植株A为 (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其基因型及比例是 。
②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法是 ,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
③植株C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④获得植株C的育种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 。
⑤植株B与植株C相比,一般情况下, 一定是纯合子。
(2)若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病毒基因导入植株B,选用与目的基因结合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有 。(写出两点)
(3)若选用纯合的红果矮茎缺刻叶(RRhhBB)番茄植株和黄果高茎马铃薯叶(rrHHbb) 番茄植株杂交(三对性状都有明显的显隐性,即完全显性),将获得的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红果高茎缺刻叶与黄果矮茎马铃薯叶的比例为 。
Ⅰ.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 和
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2)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单倍体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请问该二倍体植株表为 (可育或不育)。
(3)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为 。
Ⅱ.番茄中基因A和a控制植株的有茸毛和无茸毛,基因B和b控制果实颜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育种工作者为培养有茸毛黄果品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F2个体中基因型有____种,4 种表现型:有茸毛红果 :无茸毛红果 :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黄果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两种性状的遗传特点,可将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有茸毛红果植株所结种子,每株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_____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与F2相同,有______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10分)孟德尔在做遗传实验时推测杂合体YyRr应该产生4种配子并呈l:l:l:l的比例,于是他将F1与基因型 的个体进行测交从而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孟德尔的推测,你认为Y、y和R、r两对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关系是 ;除了测交法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外,也可用自交法来验证,请简要加以叙述。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更多验证遗传规律的方法被发现,例如四分子分析法在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藻类的主要生活周期是单倍体的阶段(n),染色体上的基因无论显性或隐性都可从表现型上直接加以鉴别,即表现型直接反映出基因型。在其有性生殖过程中,正(+)和负(一)两种交配型(n)通过接合而受精,产生二倍体的合子(2n)。合子随即进行减数分裂,产生4个单倍体细胞(n),称作四分子。单细胞的衣藻从表现型上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绿色,由y+基因控制;另一种是黄色,由y基因控制。衣藻的交配型也是单基因控制的,(+)交配型由mt-基因控制,(一)交配型由mt一基因控制,如下图所示:
请设计一个方案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加以说明。
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大籽(B)对小籽(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几种育种方法的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注:甲为黄瓤小籽,乙为红瓤大籽,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
(1)二倍体西瓜子房发育成果实,与种子产生的 有关,该化学物质发挥生理作用的特点是 。
(2)②过程常用的试剂2是 ,③过程得到的无子西瓜果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 , .
(3)若甲乙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相互授粉得到F2,在F2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⑥过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杂种体细胞,该过程需要用到的酶是 ,⑦过程的原理是 。
(4)过程⑧是花药在MS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脱分化,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 ,然后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单倍体植株。
用玉米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单倍体幼苗期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该过程不考虑基因突变)。在此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f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B.与c~d过程相比,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
C.秋水仙素作用于c点之前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D.e点后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时有4个,且各染色体组基因组成相同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