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化学教学活动.教材内容共一课时.本节需45分钟完成. 实验小组每两人一组.前后桌每四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六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你已经知道什么? 师: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有酸味,某些食物放久了会发酸.那么.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 的印象? 生:“橘子! .“山楂! .“醋! .“柠檬! -- 师:你们怎么知道它们是酸的? 生:尝的! 师: 在实验室中.是不允许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我们如何确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呢?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有的同学提出可以用石蕊或酚酞. 师:你怎么知道可以用石蕊或酚酞来指示酸碱? 生:我们曾经学过紫色石蕊遇碳酸变红.无色酚酞遇氨水变红.它们遇到酸或碱是否可以有不同的颜色变化呢? 师:请同学们设计实验验证. [说明:重视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把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景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从而进行有意义学习.] 学生设计实验:用已知酸碱性的稀盐酸.稀醋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分别与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反应.发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到酸或碱的溶液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 师:我们把像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这样的物质称为“酸碱指示剂 .在实验室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迫不急待地开始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自己准备的各种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教师追问:柠檬汁比橘子汁酸很多.是否也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来比较柠檬汁和橘子汁哪一个更酸? 第二板块:联想与启示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有的猜想既然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酸.碱性明显不同的物质.那应该也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物质的酸性强弱或碱性强弱吧?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通过实验.同学们纷纷发现酸性明显不同的橘子汁和柠檬汁却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相同,另有同学发现碱性明显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纯碱溶液.肥皂水等也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相同.与学生的猜想形成反差.在新的问题面前.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指出:石蕊和酚酞这样单一的指示剂.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但却很难指示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有的学生提出:如何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说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要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第一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多联想.多讨论.多质疑.有针对性的地展开讨论.引发他们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有的同学谈到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有的同学说可以用pH计测定--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采取分组讨论.包括猜想.设计实验.结论等.学生们进行现场互问互答.根据所做猜想假设及讨论结果.由学生探究实验-利用pH试纸探究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学生利用pH试纸测定了已知酸碱性强弱不同的几种溶液的pH值.发现酸性物质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物质pH大于7.碱性越强.pH越大,而像水这样的中性物质pH等于7. [说明:在教学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体验了成功.展现了自我.而且对学生形成热爱生活.关注自我.关心社会.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板块: 活动与探究 这时学生纷纷议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溶液.哪些酸性强?哪些碱性强?学生们忍不住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开始用PH试纸测定各自从家里带来的食醋.肥皂水.矿泉水.鲜牛奶.面碱.洗发剂.护发剂.西红柿.黄瓜.山楂.苹果.柠檬-- 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奇的声音.甚至有同学测定了自己的唾液的pH值.同学们在充分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说明: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体会到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化学给了人类以认识世界的火眼金睛.化学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 第四板块: 交流与讨论 我们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活中有用吗?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从喧闹中安静下来.静静地思考.有学生回答:我知道医院里有时测定某些体液的pH.能知道人是否健康.接着有同学说:可以测定洗发液的pH.选择适宜的洗发液.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展示被酸雨腐蚀前后的雕塑图片, 健康人体液的pH表.胃酸过多病人的X光透视片.生活中一些食物的pH表.观看几种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表及相关图片--学生谈了自己的感想.了解到溶液酸碱度在实际生产和科研非常重要. [说明: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第五板块:归纳与整理 由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又发现哪些新的问题.希望获取哪些新的知识.最后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评价. [说明: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学习愿望.使学习更具连续性.]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1.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害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你能按照课本P49活动与探究的说明.自制几种指示剂吗?试一试! 2.测定一段时间内本地雨水的pH.绘制时间-pH关系图.讨论本地区出现酸雨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 [说明:通过课后实践.对学生课内外整个学习过程的行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实现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评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