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35-37题 35.南京.扬州和上海三城市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上海.南京.扬州 B.南京.扬州.上海 C.扬州.上海.南京 D.南京.上海.扬州 36.受自然因素影响.该地区城市形成早期的分布特点 A.沿铁路干线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高速公路 D.沿山麓地带分布 37.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 光污染 ② 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 地下水位下降 ④ 土壤污染 ⑤耕地面积减少 ⑥ 噪音污染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南京夫子庙地区有两千的历史.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至1983的重建夫子庙地区.融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戏剧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满足人们游憩.娱乐.消费.考古等多层次需求.据此回答第38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4,回答问题11—14题。

1.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是                 

①山海兼备,海岸线曲折 ②长江口以南,多港湾、岛屿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④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⑤河湖密布,均为天然形成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河流甲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A.南北方分界线       B.内外流域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种植业与放牧业分界线   

3.本地区以内力作用为主塑造的地表形态是                   

A.甲地平原           B.乙地岛屿       C.丙地三角洲     D.丁地海湾

4.丙地城市所在地区出现海水浸侵,地下水咸化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①地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              ②气候变化,降水逐年减少

③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④城市建设过快,地面产生大范围沉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按人均自然资源条件来看,我国人口、工业和城市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可以把GDP在1000亿美元上下、有明显的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制造业比较发达,以及主要城市间的距离在300公里以内的地区作为规划未来都市圈的雏形。按照这样的原则可以划分出“九大都市圈”:京津冀、沈大、吉黑、济青、湘鄂赣、成渝、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与大上海都市圈。读

下图,回答10--11题。

10.九大都市圈中,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水资源丰富,供水充足

    C.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D.交通便利且自然资源丰富   

11.形成济青都市圈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交通发达      ②城镇体系完善      ③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对外经贸发达      ⑤区位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按人均自然资源条件来看,我国人口、工业和城市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可以把GDP在1000亿美元上下、有明显的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制造业比较发达,以及主要城市间的距离在300公里以内的地区作为规划未来都市圈的雏形。按照这样的原则可以划分出“九大都市圈”:京津冀、沈大、吉黑、济青、湘鄂赣、成渝、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与大上海都市圈。读

下图,回答10--11题。

10.九大都市圈中,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水资源丰富,供水充足

    C.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D.交通便利且自然资源丰富   

11.形成济青都市圈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交通发达      ②城镇体系完善      ③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对外经贸发达      ⑤区位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材料四 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每百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规模(人)

1953

3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438.07

8.76

41.49

3.23

(1)材料一中所示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的          都市圈。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           (河流)分布。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沿江县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4,回答问题11—14题。

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是        

①山海兼备,海岸线曲折  ②长江口以南,多港湾、岛屿

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④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⑤河湖密布,均为天然形成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河流甲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A.南北方分界线    B.内外流域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种植业与放牧业分界线   

本地区以内力作用为主塑造的地表形态是      

A.甲地平原    B.乙地岛屿    C.丙地三角洲  D.丁地海湾

丙地城市所在地区出现海水浸侵,地下水咸化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①地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  ②气候变化,降水逐年减少

③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④城市建设过快,地面产生大范围沉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