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应该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入手.也可和基因工程结合在一起考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基因靶向”技术可对细胞内染色体组进行特异性的遗传修饰,下图为借助 “基因靶向”技术获得定点突变小鼠的主要操作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Zxxk.Com]

(1)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营养除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3)在该实验操作中,小鼠囊胚的供体与胚胎移植的受体,应尽量为同一只小鼠。如果不是,应采用______________诱导同步发情,使其与供体处于同一生理状态,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4)从现代生物技术角度来看,图示流程涉及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构建过程如下:

第①步:用PCR技术从蓝藻环状DNA中扩增出ch1L基因片段。

第②步:将ch1L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重组质粒1。

第③步:将重组质粒1中ch1L基因中部0.8kb片段删除,用一段红霉素抗性基因取代之,得到重组质粒2。

第④步:将重组质粒2导入蓝藻细胞,由于改造后的基因与ch1L基因仍有很长的序列相同,所以能准确地与其发生同源重组,产生出缺失ch1L基因的突变株。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用到的耐高温的酶通常是指什么酶?        

PCR扩增DNA时必须加入引物,引物的实质是          ,其作用是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要经过三个步骤,其中“复性”这一步骤发生的变化是                   。为消除PCR扩增过程当中外源DNA污染造成的影响,应如何设置对照?                      

(3)构建重组质粒1、2时,为保证成功率,往往使用                       

对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以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连接。此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              键打开。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化学本质是         ,此外还可用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作用为运载体。

(5)导入重组质粒2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可用            制成探针,检测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              可将变异株细胞筛选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构建过程如下:

第①步:用PCR技术从蓝藻环状DNA中扩增出ch1L基因片段。
第②步:将ch1L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重组质粒1。
第③步:将重组质粒1中ch1L基因中部0.8kb片段删除,用一段红霉素抗性基因取代之,得到重组质粒2。
第④步:将重组质粒2导入蓝藻细胞,由于改造后的基因与ch1L基因仍有很长的序列相同,所以能准确地与其发生同源重组,产生出缺失ch1L基因的突变株。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用到的耐高温的酶通常是指什么酶?        
PCR扩增DNA时必须加入引物,引物的实质是         ,其作用是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要经过三个步骤,其中“复性”这一步骤发生的变化是                  。为消除PCR扩增过程当中外源DNA污染造成的影响,应如何设置对照?                      
(3)构建重组质粒1、2时,为保证成功率,往往使用                       
对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以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连接。此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             键打开。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化学本质是        ,此外还可用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作用为运载体。
(5)导入重组质粒2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可用           制成探针,检测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             可将变异株细胞筛选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构建过程如下:

第①步:用PCR技术从蓝藻环状DNA中扩增出ch1L基因片段。

第②步:将ch1L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重组质粒1。

第③步:将重组质粒1中ch1L基因中部0.8kb片段删除,用一段红霉素抗性基因取代之,得到重组质粒2。

第④步:将重组质粒2导入蓝藻细胞,由于改造后的基因与ch1L基因仍有很长的序列相同,所以能准确地与其发生同源重组,产生出缺失ch1L基因的突变株。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用到的耐高温的酶通常是指什么酶?        

PCR扩增DNA时必须加入引物,引物的实质是          ,其作用是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要经过三个步骤,其中“复性”这一步骤发生的变化是                   。为消除PCR扩增过程当中外源DNA污染造成的影响,应如何设置对照?                      

(3)构建重组质粒1、2时,为保证成功率,往往使用                       

对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以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连接。此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              键打开。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化学本质是         ,此外还可用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作用为运载体。

(5)导入重组质粒2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可用            制成探针,检测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              可将变异株细胞筛选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ch1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构建过程如下:

第①步:用PCR技术从蓝藻环状DNA中扩增出ch1L基因片段。

第②步:将ch1L基因与质粒构建形成重组质粒1。

第③步:将重组质粒1中ch1L基因中部0.8kb片段删除,用一段红霉素抗性基因取代之,得到重组质粒2。

第④步:将重组质粒2导入蓝藻细胞,由于改造后的基因与ch1L基因仍有很长的序列相同,所以能准确地与其发生同源重组,产生出缺失ch1L基因的突变株。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时用到的耐高温的酶通常是指什么酶?        

PCR扩增DNA时必须加入引物,引物的实质是          ,其作用是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要经过三个步骤,其中“复性”这一步骤发生的变化是                   。为消除PCR扩增过程当中外源DNA污染造成的影响,应如何设置对照?                      

(3)构建重组质粒1

2时,为保证成功率,往往使用                      

对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以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连接。此酶的作用是将DNA分子的              键打开。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其化学本质是         ,此外还可用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作用为运载体。

(5)导入重组质粒2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可用            制成探针,检测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              可将变异株细胞筛选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