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地区B,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 ,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表1 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项 目 浅色蛾 黑色蛾 工业污 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 .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 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 . ②结果与分析: . 答案: (1)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 (2)1)非工业污染区 3)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3)见右图 (4)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 (5)1)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上不同体色的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2)①选择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②若后代出现浅色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蛾.则黑色为隐性性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是根据实验目的而定, (2)实验应选工业污染区与非工业污染区进行对比.收集黑色蛾和浅色蛾标记并释放到相应的所选区域, (3)根据表格所给数据.会绘制柱形图即可.注意要有图示说明,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较多.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较多, (5)①工业污染区树皮变黑.黑色蛾与周围环境一致不易被捕食.数量较多,②选多对黑色蛾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如发生性状分离.黑色为显性性状,如不发生性状分离.黑色为隐性性状,也可选多对浅色蛾雌雄个体交配.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