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难解析 1.年龄组成 2.种群J型增长模型 在假定①增长是无界的,②世代不相重叠,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不具年龄结构等条件下.最简单的单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通常是把世代t+1的种群Nt+1与世代t的种群Nt联系起来的方程: Nt+1=λNt或Nt=N0λt其中N为种群大小.t为时间.λ为种群的周限增长率.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所有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例如.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因而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就大.又如.种内斗争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加剧烈.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也就更大. 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反馈调节而实现的.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增强.使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当种群数量降低到环境容纳量以下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减弱.从而使种群增长加快.例如.食物是一种密度制约因素.当旅鼠过多时.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旅鼠种群由于缺乏食物.数量下降.旅鼠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种群的数量又随之恢复如图所示. 4.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S 型曲线的探讨 种群数量增长的“S 曲线反映的是种群数量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如图. (1)关于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探讨:由图中看出.种群数量在不同时期或期间的数量有多少之别.种群增长率也有快慢之分. (2)关于制约因素的探讨: 在0→2期间.食物.生存空间充裕.种内斗争.天敌等因素的制约强度小. 在1→3期间.环境中各制约因素的作用强度逐渐增大.在3时期及以后达到最大. (3)关于“S 型曲线与“J 型曲线.波动曲线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在图中.0→3期间.近似于“J 型曲线.可以说“S 型曲线包含了“J 型曲线.但这一段不等于“J 型曲线.(在“J 型曲线中瞬时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在“S 型曲线中该值是不断变化的.) (4)“S 型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根据“S 曲线的特点.由于在1/2K时增长率最大.因此若为了持续获得较多的生物资源.一方面应该设法增大环境满载量K.如加强生物生存环境的管理.另一方面.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在达到1/2K以上时进行.而且剩余种群数量保持在1/2K左右.若要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一方面应该设法减下环境满载量K.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天敌等措施.将种群数量尽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 考点例析 例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 .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 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 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试题解析] (1)本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和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入手.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本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之“(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入手.综合考查动物的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