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7.甲地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经济区城市密集,共同的自然原因有:①                     (答对三点即可)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答对三点即可)

   ①                                                       

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大理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4.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C.工资水平                                           D.区位条件

7.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A.出现民工短缺现象                             B.水源缺乏

       C.能源供应紧张                                    D.交通运输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2)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比较这种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_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一,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5)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石油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列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石油工业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指出石油的广泛使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图

  材料三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草地面积

森林面积

淡水面积

45种矿产资源

110位

126位

76位

107位

55位

80位

中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每吨煤实

现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耗油

工业用水

重复利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世界平均水

平的30%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20%

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低

15%—25%

材料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按照中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7)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

(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9)根据材料四,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位置图。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

材料2: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 )

监测点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S11

724

0.162

0.010

0.062

S71

724

0.178

0.006

0.057

S72

725

0.178

0.012

0.061

S73

725

0.220

0.011

0.074

材料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比数据(%)

监测点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其他

S11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2.24

S71

47.7

9.33

9.33

5.43

25.73

4.03

S72

51.8

9.86

9.86

7.75

19.94

3.55

S73

31.7

16.95

16.95

12.37

14.15

1.93

材料4:S11点的 PM10月平均浓度与月降水量强度的关系图

材料5:最近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环境监测反映出,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主要区域经常出现大面积的污染天气,酸雨频率居高不下,大气能见度显著下降,灰霾(PM10)天气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已出现了光化学污染。这些情况,说明了珠江三角洲污染物的排放整体上已大大超出环境承载力。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1)~(4)题。

(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S11点的 6-7月平均浓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3)跟据以上图文资料,简述甲城市PM10浓度时空变化的规律。

(4)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珠三角空气质量差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1:中央气象台2010.1.3日发布寒潮和暴雪橙色警报,一股强冷空气从北到南给中国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包括北京市在内的中国北方地区迎来新一年中最大一场雪,雪量之大、降温之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空中、地面交通已受到极大影响。京津等地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应对不利天气。京津两市中小学4日亦紧急停课一天。

某同学整理了石家庄2010年1月2日—6日气温变化情况如下:

日期

1月2日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气温(℃)

最高气温

 

-2℃

-6℃

-6℃

-9℃

-6℃

最低气温

 

-7℃

-8℃

-9℃

-14℃

-16℃

平均气温

-4℃

-7℃

-8℃

-12℃

-12℃

 

材料2   中国天气网2010年1月11日讯  近日,新疆北部遭遇罕见强降雪袭击,降雪持续10天,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85厘米,致使当地26万余人受灾,1人死亡,交通几度中断。

 

(1).形成石家庄 气温变化和新疆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1分)      

 

 

 

A                          B                    C                   D

(2).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1分)           

A.干旱         B.雪灾         C.台风      D.洪涝

(3).下列哪一地区受这种天气系统影响最小(1分)            

A.山东半岛          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

(原创题)读材料2和图,回答:

(4).图中甲乙两区,哪个区域相对湿润?            ,原因                          。

从温度带来说甲位于                  ,乙位于                 

(5).甲乙两区域的典型农作物分别是什么,各自的优势自然条件是什么?(4分)

 

 

 

 

(6).写出图示区域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名称(各1条),各自水文特征?(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