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DIS.定值电阻.电阻箱等实验器材测量电池a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外电路的总电阻阻值R.用电压传感器测得端电压U.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如图2所示的关系图线a.重复上述实验方法测量电池b的电动势和内阻.得到图2中的图线b. (1)由图线a可知电池a的电动势= V.内阻= . (2)若用同一个电阻R先后与电池a及电池b链接.则两电池的输出功率 (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 ).两电池的效率 (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 ). 解析:(1)根据.得.图象a.截距b=0.5.斜率k=0.25.所以电动势.内阻r=E·k=0.5Ω. (2)从图象可知:截距.斜率.电动势.内阻.<.<.电池的输出功率.得小于,电池的效率.得大于. 本题考查用伏阻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图像法.以及电源的输出功率及效率. 难度: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甲是对应的st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vt图线,如图乙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

(2)图甲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

(3)图乙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

(4)比较图乙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 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

[2005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