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 --(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⑦ 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⑦ 10.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及其相对应的免疫因子分别是-------( ) ①无氧呼吸 ②有氧呼吸 ③体液免疫 ④细胞免疫 ⑤淋巴因子 ⑥抗体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青霉素可以通过抑制真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达到杀菌作用.以下能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细菌是----------------------------( ) A.大肠杆菌和结核分歧杆菌 B.酵母菌和产甲烷细菌 C.极端嗜盐菌和产甲烷细菌 D.放线菌和青霉菌 12.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现有黑色狗杂交.产生的F2中白色:褐色∶黑色为 -----------( ) A.9∶3∶4 B.9∶6∶1 C.12∶3∶1 D.1∶2∶1 13.一个基因型为MmXn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MmmY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MY.Xn.Xn B.Xn.mXn.Xn C.mY.mXn.Xn D.MmmY.Xn.Xn 1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动力是生存斗争 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杂交不育属于种间隔离 ③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首要原因主要发生在DNA→DNA的过程中 ④ 从生物进化的规律看.在生活环境上是由陆生到水生 ⑤ 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保护色的形成是因为自然选择使黑色基因频率不断增加的结果.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5.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与植物根尖有关的实验.正确的是( ) 取材部位 可观察到现象 A. B. C. D. 小麦根尖成熟区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洋葱根尖分生区 小麦整个根尖 植物细胞的分化现象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质璧分离和复原 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叶绿体 16.以下关于维持人体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生理指标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在37℃时.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280-310mOsm/L.PH值7.35-7.45. ② 正常情况下.人在空腹时血糖浓度范围是3.89-6.11mmol/L.餐后血糖浓度超过7.8mmol/L. 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③ 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时舒张压高于140mmHg.收缩压持续超过90mmHg时可以认为高 血压病. ④ 划分肥胖的国际标准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kg/m2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右图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中.获得结构B所使用的 工具和应用的生物学原理是 ------( ) A.工具:DNA连接酶和限制酶,原理:细胞识别 B.工具:DNA连接酶和解旋酶,原理:细胞膜的 流动性 C.工具:DNA连接酶和限制酶,原理:基因重组 D.工具: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原理:细胞全能性 18.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 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 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 ② 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 ③ 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 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 ⑤ 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9.下列有关ATP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 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 ATP水解一般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 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⑤ ATP在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是能量的“携带者 和“转运者 .有“能量货币 之称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20.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放在棉纱上.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甲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相关 B.该实验的实验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小麦的种子要保持完整.具有活力.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21.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E .G.B 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 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 和排列顺序有关 C.B中b的排列顺序决定了E中e的排列 顺序 D.E和G只存在于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 22.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问ABCD中哪一支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 23.右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该过程的产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② 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有四种 ③ 该过程中不可能产生水 ④ 该过程的产物要穿过两层膜才能到达 发挥作用的场所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4.下图①②③所示为获得某种纯合高蔓抗病作物的不同育种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F1-Fn连续自交的育种过程说明高蔓.抗病中至少有一种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 B.过程②中的加倍实质是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过程③包括基因重组.脱分化和再分化等过程 D.经过图中的筛选过程.抗病基因频率将增大. 25.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 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 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 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相同.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 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A.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B处和D处.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A处 和C处 B.若在C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和B处的骨骼肌细胞膜上 都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C.图中能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的只有D处 D.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26.据研究.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CGG重复次数(n) n<50 n≈150 n≈260 n≈500 F基因的mRNA 50 50 50 50 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1000 400 120 0 症状表现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对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推测.不正确的结论是---------------( ) 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 B.CGG重复次数不影响翻译即蛋白质的合成 C.随着CGG重复次数的增多.该遗传病发病程度越严重 D.CGG重复次数可能通过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27.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C.该氨基酸是细胞正 常生活所必需的.而食物中又没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酶A是消化酶.酶B和酶C是 转氨酶 B.若将酶B和酶C互换.同样能形 成氨基酸C C.图中①过程包含转录和翻译过程. 图中②过程叫脱氨基作用 D.氨基酸C是该高等动物的非必需氨基酸 28.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处于某一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 该种细胞不可能出现在豌豆花的花药中 ② 该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的方式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细胞学基础. ③ 如果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细胞分裂结束后.该 细胞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子细胞 ④ 该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可能 发生基因重组或者染色体畸变. A.一种正确 B.二种正确 C.三种正确 D.全部不正确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大题有两小题,共26分)

Ⅰ.(14分)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物质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假如将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突然移到黑暗处,则在短时间内物质f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

(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nmol·g1(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的气孔导度/mol·m2·s1

0.54

0.43

0.27

①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二处并加以修正。

a.                                                                        

b.                                                                       

②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2分)青蛙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下面是对青蛙的有关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雌激素能否促进雌性成蛙排卵,做了如下实验:

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雌性幼蛙20只,分成甲、乙两组。把两组幼蛙放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分开培养,每天同一时间饲喂:甲组饲喂用适量雌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直至幼蛙发育为成蛙,提供成蛙繁殖所需的所有条件(包括雄性成蛙),观察并记录排卵量,分别计算两组排卵量的平均值。

①本实验中        是实验组。

②本实验有多个变量,其中,             是自变量,“培养环境、饲喂时间、饲料用量”是                  

③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a                                 ,说明雌激素能促进雌性成蛙排卵;b……;c……。(只要求完成对a内容的填空)

(2)新华社2010年3月1日电:瑞典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雌激素污染物会使雄性青蛙变性。研究人员认为:造成雄性青蛙变性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雌激素污染物使青蛙的性染色体组成由       变成XX;其二,受雌激素污染严重的环境使青蛙的性别表现型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共同作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阅读材料:

材料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将盛有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37℃和100℃水浴中各放入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

材料2: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下图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Ⅱ、Ⅲ所示。

材料3: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改变酶的构想。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种突变酶,测得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

半胱氨酸(Cys)

的位置和数目

二硫键

数目

Tm/℃

野生型T0

溶菌酶

Cys51,Cys97

41.9

突变酶1

Cys21,Cys143

1

52.9

突变酶2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3

65.5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1)根据材料1回答下列问题:

①记录实验的起始时间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再每隔1 min,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通过比较混合液中________(物质)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推知酶的活性。

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________接触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本身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分子结构(空间结构)的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加在一起,使酶促反应在某一温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________。

(2)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它的作用机制与材料2中的图________相符。

(3)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和_______得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

材料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将盛有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37℃和100℃水浴中各放入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

材料2: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下图Ⅰ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Ⅱ、Ⅲ所示。

材料3: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工程来设计改变酶的构想。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种突变酶,测得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部分结果见下表:

半胱氨酸(Cys)

的位置和数目

二硫键

数目

Tm/℃

野生型T0

溶菌酶

Cys51,Cys97

41.9

突变酶1

Cys21,Cys143

1

52.9

突变酶2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3

65.5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1)根据材料1回答下列问题:

①记录实验的起始时间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再每隔1 min,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通过比较混合液中________(物质)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推知酶的活性。

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________接触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本身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分子结构(空间结构)的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加在一起,使酶促反应在某一温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________。

(2)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它的作用机制与材料2中的图________相符。

(3)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