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是一正方形小金属片.用一根绝缘细杆将其挂在固定点O.使其绕O点来回摆动.穿过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磁感线方向跟线框平面垂直.若悬点摩擦和空气阻力均不计.则( ) A.金属片进入或离开磁场区域时.都产生感应电流.而且电流方向相反 B.金属片进入磁场区域后越靠近OO′时速度越大.因而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越大 C.金属片开始摆动后.摆角会越来越小.摆角小到某一值后将不再减小 D.金属片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会完全转化为金属片的电能 解析:金属片进出磁场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知.这一过程机械能逐渐减小.故金属片的摆角会越来越小.小至金属片整体只在磁场区域内摆动时摆角不再变化. 答案:AC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铅板A中心处有一个放射源C,它能向各个方向不断地射出速度大小相等的电子流,B为金属网,M为紧靠金属网外侧的荧光屏,电子打在荧光屏上会使其发出荧光,A和B连接在电路上,它们相互平行且正对面积足够大.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电源内阻的4倍,A、B间距为d,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不计电子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对电路的影响、忽略重力作用.
(1)当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变阻器中点时,求闭合电键K后,A、B间的场强大小;
(2)要使荧光屏上的亮斑面积减小,应让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哪端滑动?请指出亮斑的形状?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荧光屏上形成的亮斑最小面积为S,试求出电子刚离开放射源C的速度大小.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铅板A中心处有一个放射源C,它能向各个方向不断地射出速度大小相等的电子流,B为金属网,M为紧靠金属网外侧的荧光屏,电子打在荧光屏上会使其发出荧光,A和B连接在电路上,它们相互平行且正对面积足够大.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电源内阻的4倍,A、B间距为d,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不计电子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对电路的影响、忽略重力作用.
(1)当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变阻器中点时,求闭合电键K后,A、B间的场强大小;
(2)要使荧光屏上的亮斑面积减小,应让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哪端滑动?请指出亮斑的形状?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荧光屏上形成的亮斑最小面积为S,试求出电子刚离开放射源C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在铅板A中心处有一个放射源C,它能向各个方向不断地射出速度大小相等的电子流,B为金属网,M为紧靠金属网外侧的荧光屏,电子打在荧光屏上会使其发出荧光,A和B连接在电路上,它们相互平行且正对面积足够大.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电源内阻的4倍,A、B间距为d,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不计电子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对电路的影响、忽略重力作用.
(1)当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变阻器中点时,求闭合电键K后,A、B间的场强大小;
(2)要使荧光屏上的亮斑面积减小,应让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哪端滑动?请指出亮斑的形状?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荧光屏上形成的亮斑最小面积为S,试求出电子刚离开放射源C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南开区二模)(1)如图1为“电流天平”,可用于测定磁感应强度.在天平的右端挂有一矩形线圈,设其匝数n=5匝,底边cd长L=20cm,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待测匀强磁场中,且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当线圈中通入如图方向的电流I=100mA时:调节砝码使天平平衡.若保持电流大小不变;使电流方向反向,则要在天平右盘加质量m=8.2g的砝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则cd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4.1×10-2
4.1×10-2
N,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0.41
0.41
T.(g=10m/s2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
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
2d
t2
2d
t2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的关系.图3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C
C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BC
BC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3)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4所示.
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闭合电键S,此时测得的是通过
R1
R1
的电流;
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S,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此时测得的是
R1+R2
R1+R2
的电阻;
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挡,闭合电键S,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
R2
R2
两端的电压;
④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时,若
D
D

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
B.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须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C.选择“×l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 正中间,则测量值等于250Ω
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然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质谱仪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比荷的质谱仪原理图.某种带正电的粒子连续从小孔O1进入电压为U0=50V的加速电场(初速度不计),粒子被加速后从小孔O2沿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中心线射人,最后打到水平放置的感光片MN上.已知磁场上边界MN水平,且与金属板a、b下端相平,与中心线相交于点O.B=1.0×10-2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板问距d=0.15m.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作用力.
(1)当a、b间不加电压时,带电粒子经电场加速和磁场偏转,最后打在感光片上而形成亮点,经测量该亮点到O点的距离x=0.20m,求粒子的比荷
q
m

(2)当a、b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ab时,带电粒子打在感光片上形成一条亮线P1P2,P1到O点的距离x1=0.15m,P2到O点的距离x2=0.25m.求打击感光片的粒子动能的最大值E k1与最小值E k2的比
Ek1
Ek2
.(由于每个粒子通过板间的时间极短,可以认为粒子在通过a、b板间的过程中电压Uab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