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反应原理: ⑴ 酸可以和酯碱指示剂作用.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⑵ 酸可以和较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⑶ 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这些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在下列空格中:
(1)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2)通电时发出红光的是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有污染的是
 

(5)常温下是白色固体的物质有
 

(6)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7)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造氧气,而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某些特点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初中化学学习气体的知识很重要.
(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E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①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B处的现象是
 

③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习化学,我们要学会对比、归纳和小结,比如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中,我们就能总结出一些共同点: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都是化合反应
都是化合反应

都是氧化反应
都是氧化反应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只回答四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山西)中考前,我省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几种无标签的固体和液体,要求对固体和液体的反应进行探究.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什么物质,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①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猜想与假设                 操作方法证明猜想正确的实验现象
气体是氧气
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现提供以下实验装置,要制取以上猜想的气体,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2H2O2═2H2O+O2
2H2O2═2H2O+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B
B
C
C
(填装置序号).

(2)小强同学将领取的药品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体产生.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反应可能是
Zn+CuSO4═ZnSO4+Cu
Zn+CuSO4═ZnSO4+Cu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
(1)试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提示:该反应与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原理相似)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制取二氧化硫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如图所示的
B
B
装置(填代号,下同);收集二氧化硫气体时,应选用下图所示
D
D
的装置.

(3)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常温下混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水.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H2S=
SO2+2H2S=
3S↓+2H2O
3S↓+2H2O

(4)实验室若选B装置作为制取O2和CO2的发生装置,请分别写出制取O2和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选择B装置制取CO2的理由是
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
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

(5)收集CO2应选择
D
D
装置,检验CO2收集满瓶的方法是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6)若要检验气体是否为CO2,应选择装置
F
F
(填序号),气体应从
a
a
(填“a”或“b”)处通入,该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