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探究评价: ⑴ 用点滴板做酸与指示剂反应.药品用量少.现象也明显.但如果是教师演示实验.则不太容易让学生观察. ⑵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多添加几个实验.比如增加磷酸或醋酸的实验.增加镁条.银粒等的实验.这样既可达得出酸可以和较活泼金属反应的结论.还可以看出不同的酸.不同的金属在反应中的现象不同.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有帮助. ⑶ 本实验中锈蚀的除去现象很明显.但由于自然环境下锈蚀的铁钉上锈的成分很复杂.反应物的生成物并不是单一的三价铁盐.故溶液的颜色往往不是黄色.而是土黄色.为此可增加稀硫酸或稀盐酸与氧化铜的反应.溶液很容易变蓝色.效果十分明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蜀山区三模)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Ca(OH)2
MgCO3
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夜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Ca(OH)2
Ca(OH)2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渐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质量的关系如图2曲线表示:
【评价】(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
除去空气中的CO2
除去空气中的CO2
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
增大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若正确回答第(2)(3)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演算反应时,若两种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图线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MgCO3
MgCO3
(填化学式),理由是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3)装置图1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图3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某地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消除.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1)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2)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3)小聪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没变,仅仅是
 
变小了.
(4)小明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基本
类型
效果评价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5)小敏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德州)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Ca(OH)2
MgCO3
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Ca(OH)2
Ca(OH)2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
吸收鼓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吸收鼓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
增大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MgCO3
MgCO3
(化学式),理由是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
不能
不能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据中广网2010年5 月3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高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消除.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I)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
小木条变黑(或碳化)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II)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1)小聪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质量
没变,仅仅是
质量分数
变小了.
小明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反应类型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中和反应
或复分解反应
(2)小敏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
氢氧化钠也有强腐蚀性;如果氢氧化钠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污染

(3)请你参照小聪的设计方案,结合小明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OH)2+H2SO4=C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7、某同学在做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后,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想进一步探究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到以下信息:①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一般来说,温度达到52摄氏度以上开始熔化,随着温度升高逐步变成气态石蜡,气态石蜡遇冷空气又会变成石蜡固体;②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燃烧,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下面是该同学的探究过程,请完成有关空格.
(1)、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
白烟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2)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分析或结论
I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为了验证假设
A
(填字母)
变浑浊
白烟是二氧化碳
II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玻璃片上无水珠生成
白烟不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III 吹灭蜡烛立即用然着的木条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 为了验证假设
C
(填字母)
白烟燃烧并引燃蜡烛
说明白烟有可燃性…
(3)反思与评价
老师对该同学的探究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但告诉该同学实验步骤I的结论在事实上是不正确的,你对步骤I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吹灭蜡烛时产生白烟,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烧杯壁变浑浊,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作用而不是白烟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