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25-10所示中.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15 V.φB =3 V.φC=-3 V.由此可得D点的电势φD= V.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1  所示是小徐同学做“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直轨道上的O点,用同一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各位
置A、B、C、D、E、F、G(图中只标出了O、G)离O点的距离d分别为8cm、16cm、24cm、32cm、40cm、48cm,56cm.
(1)该实验是否需要测量重物的重力
 
(填“需要”或“不需要”);
(2)该实验是否必须平衡摩擦力?
 
(填“是”或“否”);
(3)为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规律,依次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请选取其中最合适的两行数据在答题卷的方格纸内描点作图.
(4)从图2的图象得到的直接结论是
 
,从而间接得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规律是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d/×10-2m 8.00 16.00 24.00 32.00 40.00 48.00 56.00
v/(m/s) 0.49 0.69 0.85 0.99 1.09 1.21 1.50
v2/(m/s)2 0.24 0.48 0.72 0.98 1.19 1.46 2.25
v
/(m/s) 
3
2
0.70 0.83 0.92 1.00 1.04 1.10 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U”形框架由两平行金属板A、B和绝缘底座P组成,在金属板A、B上同一高度处开有两个小孔M、N,并在M、N之间固定一绝缘光滑平板,整个装置总质量为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两平行金属板A、B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为C=6.25×10-7F,金属板带电量为Q=0.2C,间距为d=0.1m.现有一电荷分布均匀的带电量为q=5×1 0-5C,质量为m=1kg,长度为l=0.1m的绝缘橡胶棒以v0=10 m/s的速度由右边小孔水平滑入“U”形框架中,设绝缘棒的电荷量对“U”形框架内的电场没有影响.问:

(1)橡胶棒是否能够全部进入“U”形框架内?

(2)“U”形框架的最终速度;

(3)橡胶棒与“U”形框架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增加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6-1-25所示,有三根长度均为L=0.3 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PQ点,另一端分别拴有质量均为m=0.12 kg的带电小球AB,其中A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3×106 C,B球带负电,与A球带电荷量相同.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仍处于竖直方向,且AB间细线恰好伸直.(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

(1)求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现将PA之间的线烧断,由于有空气阻力,AB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求此时细线QB所受的拉力T的大小,并求出AB间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3)求A球的电势能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B球所带电荷对匀强电场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 m,以v0=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 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所用的时间是 s    B.所用的时间是2.25 s

C.划痕长度是4 m        D.划痕长度是1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高台的上面有一竖直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R=m,轨道端点B的切线水平。质量M="5" kg的金属滑块(可视为质点)由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离开B点后经时间t="1" s撞击在斜面上的P点。已知斜面的倾角=37o,斜面底端C与B点的水平距离x0="3" m。g取10 m/s2,sin37o =0.6,cos37o =0.8,不计空气阻力。

⑴求金属滑块M运动至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⑵若金属滑块M离开B点时,位于斜面底端C点、质量m="1" kg的另一滑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恰好在P点被M击中。已知滑块m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0.25,求拉力F大小
⑶滑块m与滑块M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后立即撤去拉力F,此时滑块m速度变为4 m/s,仍沿斜面向上运动,为了防止二次碰撞,迅速接住并移走反弹的滑块M,求滑块m此后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