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溶质发生化学变化:如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溶液.其电解反应式分别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溶液是中学化学及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试剂。

       (1)某同学配制溶液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利用制得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一是根据反应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电解质溶液甲是____________(填“”或“”)溶液;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②图二中,I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II中实现铁上镀铜,则处通入的是___________(填“”或“”),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的混合溶液,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___________(假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3)将蓝矾()、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波尔多液(杀菌剂),其有效成分为难溶的碱式硫酸铜。为测定某碱式硫酸铜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碱式硫酸铜样品两份,一份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溶解,另一份高温灼烧后只得到固体。所得数据显示,则该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中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CuSO4溶液是中学化学及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试剂.
(1)某同学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Cu2++2H2OCu(OH)2+2H+
Cu2++2H2OCu(OH)2+2H+

(2)该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一是根据反应Zn+CuSO4=Cu+ZnSO4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电解质溶液甲是
ZnSO4
ZnSO4
(填“ZnSO4”或“CuSO4”)溶液;Cu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u2++2e-=Cu
Cu2++2e-=Cu


②图二中,I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II中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
O2
O2
(填“CH4”或“O2”),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CH4-8e-+10OH-=CO32-+7H2O
CH4-8e-+10OH-=CO32-+7H2O
.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uSO4+2H2O
 电解 
.
 
2Cu+O2↑+2H2SO4
2CuSO4+2H2O
 电解 
.
 
2Cu+O2↑+2H2SO4
.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0.04molCuSO4和0.04mo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672m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pH=
1
1
(假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3)将蓝矾(CuSO4?5H2O)、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波尔多液(杀菌剂),其有效成分为难溶的碱式硫酸铜[xCuSO4?yCu(OH)2].为测定某碱式硫酸铜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碱式硫酸铜样品两份,一份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溶解,另一份高温灼烧后只得到CuO固体.所得数据显示n(HCl):n(CuO)=3:2,则该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中x:y=
1:3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CuSO4溶液是中学化学及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试剂.
(1)某同学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2)该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一是根据反应Zn+CuSO4=Cu+ZnSO4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电解质溶液甲是    (填“ZnSO4”或“CuSO4”)溶液;Cu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图二中,I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II中实现铁上镀铜,则b处通入的是    (填“CH4”或“O2”),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0.04molCuSO4和0.04mo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672m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pH=    (假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3)将蓝矾、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波尔多液(杀菌剂),其有效成分为难溶的碱式硫酸铜[xCuSO4?yCu(OH)2].为测定某碱式硫酸铜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碱式硫酸铜样品两份,一份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溶解,另一份高温灼烧后只得到CuO固体.所得数据显示n(HCl):n(CuO)=3:2,则该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中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    △H=a kJ·mol1

3AlCl(g) =2Al(l)+AlCl3(g)  △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④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该电池正极反应式             ;常温下,用该化学电源和惰性电极电解300ml硫酸铜溶液(过量),消耗27mg Al,则电解后溶液的pH=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 kJ?mol-1
3AlCl(g)═2Al(l)+AlCl3(g)△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______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1020304050
NO1.000.680.500.500.600.60
N20.160.250.250.300.30
CO20.160.250.250.300.30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______0(填“>”或“<”).
④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NO(g)的同时消耗n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请写出该电池正极反应式______;常温下,用该化学电源和惰性电极电解300ml硫酸铜溶液(过量),消耗27mg Al,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