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函数.其图象过点(,). (Ⅰ)求的值, (Ⅱ)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在[0,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Ⅰ)因为已知函数图象过点(,).所以有 .即有 =.所以.解得. 知.所以 ==. 所以=.因为x[0, ].所以. 所以当时.取最大值,当时.取最小值.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等基本公式的灵活应用.图象变换以及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Ⅰ)求及, (Ⅱ)令bn=(nN*).求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因为..所以有 .解得. 所以,==. 知.所以bn===. 所以==. 即数列的前n项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裂项法求数列的和.熟练数列的基础知识是解答好本类题目的关键. 如图.在五棱锥P—ABCDE中.PA⊥平面ABCDE.AB∥CD.AC∥ED.AE∥BC. ABC=45°.AB=2.BC=2AE=4.三角形PAB是等腰三角形. (Ⅰ)求证:平面PCD⊥平面PAC, (Ⅱ)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四棱锥P—ACDE的体积. [解析](Ⅰ)证明:因为ABC=45°.AB=2.BC=4.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解得. 所以.即.又PA⊥平面ABCDE.所以PA⊥. 又PA.所以.又AB∥CD.所以.又因为 .所以平面PCD⊥平面PAC, 知平面PCD⊥平面PAC.所以在平面PAC内.过点A作于H.则 .又AB∥CD.AB平面内.所以AB平行于平面.所以点A到平面的距离等于点B到平面的距离.过点B作BO⊥平面于点O.则为所求角.且.又容易求得.所以.即=.所以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为, 知.所以.又AC∥ED.所以四边形ACDE是直角梯形.又容易求得.AC=.所以四边形ACDE的面积为.所以 四棱锥P—ACDE的体积为=.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的线面与面面垂直.线面角的求解以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问题.考查了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 本小题主要考察空间中的基本关系.考察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线面角和集合体体积的计算.考查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分 (|)证明: 在△ABC中.因为∠ABC=45°.BC=4.AB=. 所以AC2=AB+BC2-2AB·BC·cos45°=8 因此 AC=. 故BC2=AC2+AB2, 所以∠BAC=90°---------------------------------------------------- 又PA⊥平面ABCDE.AB∥CD. 所以CD⊥PA,CD⊥AC, 又 PA,AC 平面PAC,且PAAC=A. 所以 CD⊥PAC,又 CD平面PCD. 所以 平面PCD⊥平面PAC-------------------------------------------- 则, 又 . 所以 解法二: 由(|)知AB,AC,AP两两相互垂直.分别以AB.AC.AP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于△PAB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 PA=AB=, 又AC=, 所以. 因此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 (Ⅲ)因为AC∥ED,CD⊥AC. 所以 四边形ACDE是直角梯形. 因为 AE=2,∠ABC=45°.AE∥BC. 所以 ∠BAE=135°. 因此 ∠CAE=45°, 故 CD=AE·sin45°==2×=. 所以 又 PA⊥平面ABCDE. 所以 某学校举行知识竞赛,第一轮选拔共设有四个问题.规则如下: ① 每位参加者计分器的初始分均为10分.答对问题分别加1分.2分.3分.6分.答错任一题减2分, ② 每回答一题.计分器显示累计分数.当累计分数小于8分时.答题结束.淘汰出局,当累计分数大于或等于14分时.答题结束.进入下一轮,当答完四题.累计分数仍不足14分时.答题结束.淘汰出局.当累计分数大于或等于14分时.答题结束.进入下一轮,当答完四题.累计分数仍不足14分时.答题结束.淘汰出局, ③ 每位参加者按问题顺序作答.直至答题结束. 假设甲同学对问题回答正确的概率依次为.且各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求甲同学能进入下一轮的概率, (Ⅱ)用表示甲同学本轮答题结束时答题的个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的.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考查对立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和求解方法.考查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设分别为第一.二.三.四个问题.用表示甲同学第个问题回答正确.用表示甲同学第个问题回答错误.则与是对立事件.由题意得 所以 (Ⅰ)记“甲同学能进入下一轮 为事件. 则 (Ⅱ)由题意.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为:. 由于每题答题结果相互独立. 所以 因此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所以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及数学期望的知识.考查了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图.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和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和. (Ⅰ)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Ⅱ)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证明, (Ⅲ)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Ⅰ)由题意知.椭圆离心率为.得.又.所以可解得..所以.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0).因为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且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所以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Ⅱ)设点P(.).则=.=.所以= .又点P(.)在双曲线上.所以有.即.所以 =1. (Ⅲ)假设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则由(Ⅱ)知.所以设直线AB的方程为.则直线CD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消y得:.设.. 则由韦达定理得: 所以|AB|==.同理可得 |CD|===. 又因为.所以有=+ =.所以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定义.离心率.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问题(3)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考查了同学们观察.推理以及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双曲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考查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坐标化.定值和存在性问题.考查数行结合思想和探求问题的能力. 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由题意知:.2a+2c=4(+1) 所以a=2.c=2. 又=.因此b=2. 故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由题意设等轴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因为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椭圆的焦点. 所以m=2. 因此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Ⅱ)设A(.).B().P(). 则=.. 因为点P在双曲线上.所以. 因此. 即 同理可得 . 则 . 又 . 所以 . 故 因此 存在.使恒成立. 已知函数. (Ⅰ)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Ⅱ)设当时.若对任意.存在.使 .求实数取值范围. [解析](Ⅰ)原函数的定义域为(0.+.因为 =.所以 当时..令得.所以 此时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在(0.1)上是减函数, 当时..所以 此时函数在(0.+是减函数, 当时.令=得.解得.此时函数 在(1.+上是增函数,在(0.1)上是减函数, 当时.令=得.解得.此时函数 在(1.上是增函数,在(0.1)和+上是减函数, 当时.令=得.解得.此时函数 在1)上是增函数,在(0.)和+上是减函数, 当时.由于.令=得.可解得0.此时函数在(0.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 (Ⅱ)当时.在(0.1)上是减函数.在(1.2)上是增函数.所以对任意. 有.又已知存在.使.所以.. 即存在.使.即.即. 所以.解得.即实数取值范围是. [命题意图]本题将导数.二次函数.不等式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考查了同学们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解不等式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直接利用函数与导数的关系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利用导数求出的最小值.利用二次函数知识或分离常数法求出在闭区间[1,2]上的最大值.然后解不等式求参数. 本小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概念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能力.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变换思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新情境.新问题的能力. 解:(Ⅰ)因为. 所以 . 令 . ①当时.恒成立.此时.函数 在上单调递减, ②当. 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减, 时.此时.函数 单调递增, 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减, ③当时.由于. .,此时.函数 单调递减, 时..此时.函数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 (Ⅱ)因为a=.由(Ⅰ)知.=1.=3.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所以在(0.2)上的最小值为. 由于“对任意.存在.使 等价于 “在上的最小值不大于在(0,2)上的最小值 (*) 又=..所以 ①当时.因为.此时与(*)矛盾 ②当时.因为.同样与(*)矛盾 ③当时.因为.解不等式8-4b.可得 综上.b的取值范围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    若,且的定义域是[– 1,1],Px1y1),Qx2y2)是其图象上任意两点(),设直线PQ的斜率为k,求证:

(2)    若,且的定义域是

求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且的定义域是[– 1,1],Px1y1),Qx2y2)是其图象上任意两点(),设直线PQ的斜率为k,求证:

,且的定义域是

求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将写成的形式,并求其图象对称中心的横坐标;

(2)如果△ABC的三边依次成等比数列,且边所对的角为,试求的取值范围及此时函数的值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3x2-2.

(1)设{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前n项和为Sn,其中a1=3.若点(anan+12-2an+1)(n∈N*)在函数yf′(x)的图象上,求证:点(nSn)也在yf′(x)的图象上;

(2)求函数f(x)在区间(a-1,a)内的极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x3-ax2,其中a为实常数.

   (1)设当x∈(0,1)时,函数y = f(x)图象上任一点P处的切线的斜线率为k,若k≥-1,求a的取值范围

  (2)当x∈[-1,1]时,求函数y=f(x)+a(x2-3x)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