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5 ACBDD 6~10 BACDB 11~15 AABCD 16~20 ACABD
选择题简析:能力考查目标+高考考点要求+解题思路技巧
1.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理解,关键是“夫耕妇纺”即“男耕女织”。
2.辨别历史时间和事件,分析历史结论: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关键是理解“工商食官”。
3.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考查古代“市”的形成与发展,关键词“日午”、“日入”。
4.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历史研究方法:管仲的核心观点是强调重农抑商与争夺霸权的关系,该研究者对史料的理解和得出的结论不够准确,材料对于其结论而言也不充分。
5.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关键是把图表趋势和数字语言同义转化
成中文语言。
6.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考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7.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历史事物的特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8.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查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关键是读懂“求富”、“民生”等词。
9.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关键是读懂“享优例豁除”。
10.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事物:考查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关键是读懂“土地所有制根本性变革”这一要求。
1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事物:考查对三大改造、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判断“社”的类别关键看时间信息(如2008年江苏省高考“老孙归社”一题)或“自愿”、“报名”等词以及人物的服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农民自愿原则,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无所谓农民自愿与否。
12.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事物: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辨别历史时间和事件,分析历史结论: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读懂“20世纪90年代初”和“思想和实践”这两个限制词。
14.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事物: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关键是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之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也表明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科学理论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不属于这一理论体系的范畴。
15.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事物: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迁。阳历即公元纪年是西俗,阴历是中俗,阴历中有二十四节气以及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民国元年”是国号纪年,“宣统三年”帝王年号纪年。
16.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特点及其原因。
17.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事物: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关键是理解“大海”与“开头”。
18.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事物: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关键是辨别历史时间。
19.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历史问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关键是理解社会转型的含义。
20.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与途径的区别。
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
21.(1)商业概况:贸易地区广大,商旅出行方便安全;商品交易频繁,数量较大。(4分)
(2) 特点:数量增长;类型多样。(2分)
原因: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1分)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1分)
(3) 新变化: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2分)
影响:中国经济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呈现半殖民地特征;(1分)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2.(1)态度:商周统治者重视农业,也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分)
(2) 时期及政策:商鞅变法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2分)
基本含义:强调要发展农桑、重视耕织,并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分)
(3)各自观点:黄宗羲:农工商皆本;雍正:重农抑商。(2分)
评价: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2分)
改变时间: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被迫改变“重农抑商”的
传统经济政策。(1分)(学生答出甲午战争以后即可)
重要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1分)
23.(1)认识:采煤业可以为各项实业提供能源;(2分)
可以满足日常所需,为发展经济、军事筹措资金。(2分)
(2)政策变化:从禁止采矿到允许兴办机器采煤。(2分)
成效:民族煤矿企业得到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2分)
(3)基本情况:采煤业有一定的发展;(2分)电力工业兴起,但仍较落后。(2分)
24.(1) 原因: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2分)
“一五”计划中有苏联援建的项目,东北地区与苏联等国为邻,地理位置优越。(2分)
(2) 变化趋势:1957年至1958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上升趋势;
1958年至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较快下降趋势。(2分)
主要原因:“一五”计划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产量上升原因);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泛滥(产量下降原因)。(2分)
(3) 根本性转变:逐步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重要意义: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改善民生。(2分)
25.(1)历史本质: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或现代化进程)。(2分)
内在联系: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提供了资金、市场和劳动力。(2分)
(2)变化趋势:1890年以前欧洲的铁路发展水平世界领先,(1分)
1890年以后美国的铁路总里程数后来居上、超过欧洲。(1分)
主要原因:欧洲(特别是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
美国后来居上、超过欧洲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
(3)评价: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环境破坏、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2分)
启示:要重视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