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A.马上封闭,保持30-40℃
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马上封闭,保持30-40℃
C.先通风后封闭,保持马上封闭,保持30-4℃
D.马上封闭,保持60℃以上
(每空1分,共14分)Ⅰ、右图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⑴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淋巴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 。
⑵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 。
⑶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了由 信号转化为 信号的过程。
⑷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流H1N1病毒病人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 细胞产生的
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 免疫过程清除。
⑸若图示炎症器官为肾脏,疾病为肾小球肾炎,其主要特征为蛋白尿,且全身浮肿。若要检测其是否为蛋白尿,可选 试剂进行检测。
Ⅱ、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 灯泡的功率(单位:W) | |||||
20 | 50 | 75 | 100 | 200 | 300 | |
0.1% | 3.4 | 16.0 | 28.2 | 40.5 | 56.5 | 56.5 |
0.03% | 2.3 | 11.2 | 19.8 | 27.6 | 27.5 | 27.5 |
(每空1分,共14分)Ⅰ、右图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⑴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淋巴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 。
⑵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 。
⑶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在此发生了由 信号转化为 信号的过程。
⑷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流H1N1病毒病人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 细胞产生的
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 免疫过程清除。
⑸若图示炎症器官为肾脏,疾病为肾小球肾炎,其主要特征为蛋白尿,且全身浮肿。若要检测其是否为蛋白尿,可选 试剂进行检测。
Ⅱ、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
灯泡的功率(单位:W) |
|||||
20 |
50 |
75 |
100 |
200 |
300 |
|
0.1% |
3.4 |
16.0 |
28.2 |
40.5 |
56.5 |
56.5 |
0.03% |
2.3 |
11.2 |
19.8 |
27.6 |
27.5 |
27.5 |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 。
⑵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原因: 。
⑶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 。
⑷右图为某植物25°C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b点与c点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请在图中画出30°C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实际应用题)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 g~0.5 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 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1)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①制作泡菜的原理:________。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_______色染料。先使泡菜液样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________颜色,可以估测出泡菜液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容易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④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作实验材料?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⑤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________相同。
⑥从第三天开始,定期测定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帮助该小组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
(2)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根据此图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你给出此建议的理由是盐浓度为3%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总体上在3坛泡菜中________;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迅速升高,且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________,但从发酵11天亚硝酸盐降到最低值;而食盐浓度为7%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虽一直处于较低数值,但容易成为________。
(实际应用题)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 g~0.5 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 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 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1)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①制作泡菜的原理:________。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_______色染料。先使泡菜液样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________颜色,可以估测出泡菜液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容易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④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作实验材料?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⑤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________相同。
⑥从第三天开始,定期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帮助该小组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
(2)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根据此图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
________。
你给出此建议的理由是:食盐浓度为3%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总体上在3坛泡菜中________;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迅速升高,且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________,但从发酵11天后亚硝酸盐降到最低值;而食盐浓度为7%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虽一直处于较低数值,但容易成为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