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由动能定理可得:---------4分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也同样可以得分. 21 ⑴极间场强,---------------2分 ⑵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 ---------------------2分 ⑶由.--------------------2分 得: ---------------3分 -----------------3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1)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
(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使带滑轮长木板右端抬起,平衡摩擦力.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
(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
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或处理不恰当的是
步骤
D
D
,应把
6V电压的蓄电池
6V电压的蓄电池
改为
6V的低压交流学生电源
6V的低压交流学生电源

步骤
G
G
,应把
a-M
a-M
改为
a-
1
M
a-
1
M

(2)利用上题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图2所示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象为图中的Ⅱ直线.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BC
BC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3)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mm,打下0与1两点之间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
0.30
0.30
m/s,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0.60
0.6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1)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
(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使带滑轮长木板右端抬起,平衡摩擦力.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
(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
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或处理不恰当的是
步骤______,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步骤______,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2)利用上题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图2所示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象为图中的Ⅱ直线.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3)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mm,打下0与1两点之间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______m/s,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1)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
(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使带滑轮长木板右端抬起,平衡摩擦力.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
(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精英家教网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
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或处理不恰当的是
步骤______,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步骤______,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2)利用上题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图2所示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象为图中的Ⅱ直线.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3)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mm,打下0与1两点之间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______m/s,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装置如图1所示)
(1)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
(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使带滑轮长木板右端抬起,平衡摩擦力.
(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
(D)将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
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或处理不恰当的是
步骤______,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步骤______,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2)利用上题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
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为图2所示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象为图中的Ⅱ直线.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3)在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mm,打下0与1两点之间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______m/s,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滑块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运动,如果加速度为零,即可得出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从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但实验结果往往显示滑块做的并不是匀速运动,而是减速运动.这是因为滑块在导轨上运动时,尽管有气垫的漂浮作用,但导轨与空气对滑块的阻力还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当导轨的一端垫高而斜置时,滑块的下滑力明显大于上述两种阻力,因此可以采用外推的方法来得到所需要的结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如果滑块上的挡光片宽度为d,通过1、2两个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那么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1=
d
t1
v2=
d
t2
,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即可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
v
2
2
-
v
2
1
2s
,从图中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a=gsinα=g
h
L
,所以当L不变时,a正比于h.改变h,测得一系列不同的a,然后作出a-h图线.如果a-h直线外推过原点,就是说当h=0时,a=0,即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中应注意,h不能调得太小.因为h太小时,前面所说的导轨阻力和空气阻力将表现得明显起来.
(实验结果和讨论)某次实验中s=75.0cm,d=1.00cm.每个h高度做三次实验,毫秒计测量数据如下(单位为10-4s):
序号 垫高h(c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t1 t2 t1 t2 t1 t2
1 6.00 279 113 241 110 253 111
2 5.50 259 116 262 116 244 114
3 5.00 260 120 257 119 262 121
4 4.50 311 130 291 128 272 125
5 4.00 294 136 330 137 286 134
6 3.50 316 144 345 147 355 148
7 3.00 358 157 347 156 372 159
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单位m/s2)如下表:
1 2 3 4 5 6 7
a1 0.436 0.396 0.326 0.283 0.255 0.218
a2 0.437 0.398 0.370 0.328 0.294 0.253 0.219
a3 0.437 0.401 0.358 0.337 0.290 0.251 0.217
a 0.437 0.398 0.330 0.289 0.253 0.218
(1)填写表格中的数据:
0.364
0.364
;②
0.364
0.364

(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a-h图线.
(3)结论:
当h=0时,a=0
当h=0时,a=0
; 理由:
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