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和解决措施: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⑵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 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1:新疆降雨量稀少,年降雨量不足150毫米,农业用水80%以上靠灌溉完成。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已基本形成以滴灌为主,喷灌、涌泉灌、自压微水头软管灌并行的高效节水模式。到2010年,全兵团应用高新节水技术灌溉面积已达到1 000万亩;2015年,将达到1 200万亩,基本完成节水灌溉示范基地的建设任务。

材料2:西北地区局部图。

(1)结合材料及新疆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新疆农区和牧区的分布特征及原因。(4分)

(2)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哪些特色农业?(8分)

(3)发展喷灌、滴灌技术有利于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新疆农区和牧区要防止出现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相应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分)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 01 0年11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了《2 01 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了3 0个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处理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下表是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及指数。

 

材料二: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GDP同比分别增长12.6%、1 3.4%和l 1.6%,比东部分别高出1.9、2. 7和0.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 010-2 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判断:“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1)指出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省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 2008年,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结合材料一说明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一指出制约浙江省提高绿色发展指数最大的困难,并就此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4)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在此过程中中西部应注意的问题。(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分)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 01 0年11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了《2 01 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了3 0个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处理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下表是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及指数。


材料二: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GDP同比分别增长12.6%、1 3.4%和l 1.6%,比东部分别高出1.9、2. 7和0.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 010-2 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判断:“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1)指出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省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 2008年,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结合材料一说明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一指出制约浙江省提高绿色发展指数最大的困难,并就此提出可行性措施。(6分)
4)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在此过程中中西部应注意的问题。(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示意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1973年中东十月革命爆发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以石油为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

  能源危机迫使美国许多工厂关闭停工,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一系列节油和限电紧急措施。如实行石油配给,限制航班和车速,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甚至连白宫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战时石油储备。

  材料三  原伊拉克政府在2001年宣布停止向世界供油一个月。国际石油价格扶摇直上,每桶飙升到30美元以上,呈现出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罕见的高价位。当油价的上涨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喜形于色的时候,西方工业国却露出满脸的愁容。因为,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给本来看好的西方经济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石油的主要输出区是________,主要输入区是西欧、________(国家)和________(国家)。

(2)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比较紧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分析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实质,中东石油国家同西方国家的石油斗争给世界政治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4)石油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变化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经济学上说,这是当今世界________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________的哲学道理。

(5)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目前油价上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