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进行比较 在教学中.把课本前后有关联的图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区别和联系.可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如通过比较教材中的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学生就易掌握各自的特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又如通过比较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就能找出动物有丝分裂与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通过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与鸟类的心脏示意图.学生就易掌握各类动物心脏的特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作为对照,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请问:

(1)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在腌制过程中的第       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

腌制后的第       天比较好。?

(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原因是                                                  

                                                   

(4)为了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泡菜加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请简要谈一下你的想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一组用新鲜洋葱表皮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请分析回答:

( 1 )洋葱表皮细胞在第 1 、 2 、 3 组实验中均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内部结构基础和外在条件分别是:                                      

( 2 )第 1组 和第 2 组出现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               

                                      

( 3 )比较第 1组 和第 3 组实验结果,出现实验结果差异性的原因是:

                                      

                                      

( 4 )比较第 1组 和第 4 组实验结果,出现实验结果差异性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空2分,共10分)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基本过程是:把长有菌落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此平板上的菌落“真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平板上。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研究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①首先将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稀释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那几个菌落。

③将平板2上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稀释涂布在平板5上。

④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链霉素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            

(3)你认为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基本过程是:把长有菌落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此平板上的菌落“真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平板上。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研究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①首先将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稀释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那几个菌落。

③将平板2上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稀释涂布在平板5上。

④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链霉素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            

(3)你认为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基本过程是:把长有菌落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此平板上的菌落“真实地”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他平板上。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研究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①首先将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稀释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那几个菌落。

③将平板2上与平板3上位置相同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稀释涂布在平板5上。

④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链霉素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            

(3)你认为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