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忌的君主呢? (2)不采纳他的意见.却杀掉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必定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3)替范增出谋的人.都说能除掉羽的.就除掉.不能除掉的.就应离开他.不果断怎么能是大丈夫? 译文: 汉王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了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项羽怀疑范增同汉王有勾结.逐步削弱了范增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体己定.君王你自己去办吧.请将这把老骨头赏我回乡里去吧. 范增回去.没走到彭城.恶疮发作而死. 苏轼说:范增离开是好事.如果不走.项羽必然杀他.只恨他不早一点走呢.那么范增因为什么事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最终因此失掉了天下.到那个时候才离开吗?答:不对.范增想杀沛公.是做臣子的本分,项羽不杀沛公.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为什么因为这事离开呢?上说:“知道事物变化的微迹.大概算是神明吧! 上说:“看那下雪.先像结的是细小的雪珠. 范增离开.应当早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啊. 陈涉得到百姓拥护.是因为假托了项燕.扶苏的名义.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诸侯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义帝,而立义帝.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难道只是楚国的盛衰?也是范增跟他同一祸福呀.没有义帝死了而范增能长期活着的.项羽杀卿子冠军.是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原因.难道一定要等陈平来离间吗?物体必定是先腐败.然后才有虫生出来.人必定是先有疑心.然后才有谗言进入.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评议义帝为天下的贤君.单派沛公进入关中.不派项羽,从众人中赏识卿子冠军.提升为上将.不贤明能做到这样吗?项羽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卿子冠军.义帝一定不能忍受.不是项羽杀死义帝.就是义帝杀死项羽.这是不等聪明人指点就知道的.范增起初劝项梁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中途项羽杀了他.并非范增的本意,那岂止不是他本意.还定会尽力谏争.不听项羽的.不信他的话而杀掉他所立的君主.项羽怀疑范增.定是从此开始了.当项羽杀卿子冠军时.范增跟项羽并肩服事于义帝.君臣的区分还没确定.为范增设想.如果当时有力量杀项羽.就杀掉.不能就离开他.岂不是坚毅的大丈夫吗?范增年已七十.合得来.就留下.不合就离开.不在这时弄明离与留的利害分别.而想靠项羽成就功名.浅陋啊! 虽然这样.但范增.是高帝刘邦所畏怕的.范增不离开.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啊! 评点: 楚汉战争时.刘邦的谋士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谋臣范增的关系.使得范增离开项羽.本文就是对这件史事展开的一篇评论.文章以范增为例.论证封建士大夫应掌握处世原则和进退时机.虽见解新颖.但多有臆测. 就文章写作而言.作者先简述范增离开项羽的事实经过,接着就在赞同范增应该离开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应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然后就义帝.范增.卿子冠军三人的关系.推论项羽杀义帝是疑心范增的根源,最后批评范增没有适时退身.这种论述有事实.有设想,有正写.有反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多方论证.起伏跌宕,加之语言的简明畅达.使其文章逻辑性和论辩性很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