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不少于800字. [点拨] 这篇作文要求写自然景物.从内容来看.可写景.也可状物.写景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刻画.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就写景而言.首要一点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写真写细写清楚,其次是要把“景 和“情 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触景以生情.或缘情而写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须记住“情为主.景是客 .(李渔)写景只有“情景交融 .方能“物我双会 .正如王夫之所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写景状物必须蕴情寓意.状物类散文多为托物言志.有的着眼于对“物象 实体的描绘.也有的重在“物象 精神内涵的揭示.通常是以物寄情或因物生情.无论如何处理.都应当抓住特点.展开联想.使“物 之内情与外形达到和谐的统一. [例文] 高原霞光 张玉璇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草场.看到山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带着世界屋脊的问候.倾听雪域高原的天籁之音.洁白的哈达飞舞在心中.这是来自藏族的“扎希得勒 . .这悠远圣灵的音调不禁勾起我对藏羌文化的那份敬畏之情.一个个淳朴无华的信仰好似来自天堂的精灵.在我的心中化作一颗颗珠钻.镌刻了一段永不忘却的记忆. 去年七月.我有幸来到了四川九寨沟.一到这藏族和羌族的聚居地.热情的导游便开始向我们介绍当地风俗了.首先.如果你和当地人发生争执.有一句话是和解的妙药--“扎希得勒! 这是藏语中“吉祥如意 的意思.还有一些很有趣的介绍.比如若见到身着丽服.穿着花鞋的人.很有可能是小伙子,羌族还有半母系社会的遗迹.男嫁女娶-- 第一次让我切身体会的是藏传佛教的文化氛围.一来到佛寺.身着藏红佛衣的僧侣就给每位客人贴上代表祝福的藏语符签.大殿里.立着藏传佛教的一尊尊菩萨.好似在无语地诉说着千古的神话.烛光闪烁.诵经声在耳旁回响.一位面带沧桑的老僧赠我一条洁白的哈达.这时.我想.无论有没有对藏佛的信仰.我们都须带着虔诚的目光.合上双掌.拜一拜各自心中的那尊佛.为着 三千米 高原上立着的文化.为着聆听来自天堂的召唤.涤荡心灵的污浊.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凄寒日丽的高原之颠.在云薄风萧的世界一角.有着一个承载着无数灵魂的灵宿.带着藏家转经桶的鸣响.目送我渐渐远去-- 几日的旅行.总是不时地说上一声“扎希得勒 .一路上.见识了不少精美的工艺品.还有雪宝顶的灿烂夺目的水晶.这儿.果真蕴涵了无限精彩.归途中.路过茂县.导游引我们来到茂县的生态茶苑.待我们坐定.一个帅气的羌家小伙儿便开始了表演.他身穿深蓝色的绸服.上衣从领口至右袖斜印有五彩条纹.让我有一丝奇怪的是.与身边的礼仪小姐相比.他看上去更白皙.这在高原的日照下.确实很少见. 然而.他一开口.语调中的七分女子柔气更令人吃惊.一会儿.高原生态茶.千里香.白茶.端上来了.茶舍顿时香气弥漫.“啊.很高兴给大家沏茶.过两年你们再来.或许就看不到我了.因为过半年我就要嫁人了.那时.我也许在哪里洗孩子尿布呢. 他如是说道.在羌族.男子一旦“嫁 人.就要辞去工作.在家里洗衣做饭.带孩子.一家人的生计则是女人的责任. 坐在归去的车上.看着窗外万丈悬崖下流淌的岷江水.峻峭的高山上似欲滚下的巨石.在急速的转弯中.我对李白的“噫吁嚱.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想.藏羌文化也正是在群山的护卫中得以独存并发展.似岁月水流里的白莲.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简评]一次短暂的旅游.对一名高三学生来说.不啻一份难得的精神休闲的奢侈消费.而张玉璇同学却并未将这次到九寨沟旅游仅仅当作消遣.而是用心灵去感悟该地区的藏羌文化.继而层次分明地叙写下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藏羌文化的热爱和崇敬.短短的一篇游记散文.习作者集中笔墨描述了藏羌地区的人文风情:川主寺的藏传佛教文化.茂县的羌族小伙子的精彩话语.无不生动传神.全文主旨显豁.内容凝练.尤其是语言清新流畅.如:“在凄寒日长的高原之颠.在云薄风萧的世界一角.有着一个承载着无数灵魂的归宿.带着藏家转经桶的鸣响.目送我渐渐远去 .“藏羌文化也正是在群山的护卫中得以独存并发展.似岁月水流里的白莲.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等等.都是清丽脱俗的.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