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题 1.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一定成实像B.凸透镜一定成虚像C.凸透镜一定能成像D.凸透镜能成虚像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3. 将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A.等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象 C.等大的虚象 D.缩小的实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请先阅读下列短文:
“伽利略”号探测器在木星陨落
“伽利略”号探测器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9月21日纵身跳入木星大气层,以一种近乎自杀的方式使自己焚毁,为长达14年的太空之旅划上了句号.
在地面控制人员的遥控下,2.5吨的探测器逐渐向木星靠近,然后飞人木星黑暗的背面,当天下午4点的时候,它以每秒约48公里的速度坠入木星大气层,按照这一速度,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到东部的纽约只需82秒.
美国宇航局原打算让“伽利略”号在木星轨道上运行下去,但探测器有关木卫二号“欧罗巴”的表面可能存在海洋的发现使专家们改变了想法,因为“伽利略”号的主要使命不是去外星寻找生命的,所以在设计制造时,探测器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当它燃料即将用尽时,在木星引力作用下轨道可能发生变化并可能与木卫二号相撞.因此,最终决定在它燃料未完全用尽,还能控制运行轨道之时,让它葬身于木卫二号之外的其它天体上,这个“安葬地”最终定为木星.
请你根据短文完成下列填空题和选择题:
(1)“伽利略”号探测器当初在地球上所受重力为
2.5×104N
2.5×104N
N.(取g=10N/kg)
(2)美国洛杉矶与纽约两地相距约为
3936
3936
km.
(3)“伽利略”号探测器坠入
木星大气层
木星大气层
后,由于高速剧烈
摩擦
摩擦
产生了高温,就将探测器焚毁殆尽,它在自焚过程中将
机械能
机械能
能转化为
能.
(4)美国宇航局改变初衷,决定让探测器自焚的原因可以由以下五句话简单地说明:
①探测器本身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②探测器发现木卫二号的表面可能存在海洋
③木卫二号的海洋中可能有生命存在
④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⑤万一与木卫二号相撞,可能导致地球微生物祸害外星生命,上演地球生物入侵宇宙的悲剧
以上五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D
D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①⑤④③②;D.②④③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牛顿第三定律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要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施力物体是不是也要受到受力物体给予它的力呢?力是物体间的单方面作用,还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用手拉弹簧,手的肌肉收缩发生形变,同时弹簧也发生形变,这时不但弹簧受到手的拉力,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我们,我们的身体要向后移,在平静的水面上,在一只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另一只船也要推前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图1).在水面上放两个软木塞,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磁铁,另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铁条(图2).可以看到,由于小磁铁和小铁条相互吸引,两个软木塞相向运动起来,地球和地面上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的物体的吸引.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互相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把两个弹簧秤A和B连接在一起(图3),用手拉弹簧称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浆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浆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相等
,方向
相反
相反
,作用在
一条直线上
一条直线上
 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②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等于
等于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③项选择题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C
C

A、F1>F2              B、F1<F2            C、F1=F2
④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D
D

A、划船时,船浆对水的力与水对浆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⑤根据你刚刚自学的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和你在初三所学的二力平衡的知识,比较一下:
物体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请先阅读下列短文:
“伽利略”号探测器在木星陨落
“伽利略”号探测器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9月21日纵身跳入木星大气层,以一种近乎自杀的方式使自己焚毁,为长达14年的太空之旅划上了句号.
在地面控制人员的遥控下,2.5吨的探测器逐渐向木星靠近,然后飞人木星黑暗的背面,当天下午4点的时候,它以每秒约48公里的速度坠入木星大气层,按照这一速度,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到东部的纽约只需82秒.
美国宇航局原打算让“伽利略”号在木星轨道上运行下去,但探测器有关木卫二号“欧罗巴”的表面可能存在海洋的发现使专家们改变了想法,因为“伽利略”号的主要使命不是去外星寻找生命的,所以在设计制造时,探测器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当它燃料即将用尽时,在木星引力作用下轨道可能发生变化并可能与木卫二号相撞.因此,最终决定在它燃料未完全用尽,还能控制运行轨道之时,让它葬身于木卫二号之外的其它天体上,这个“安葬地”最终定为木星.
请你根据短文完成下列填空题和选择题:
(1)“伽利略”号探测器当初在地球上所受重力为________N.(取g=10N/kg)
(2)美国洛杉矶与纽约两地相距约为________km.
(3)“伽利略”号探测器坠入________后,由于高速剧烈________产生了高温,就将探测器焚毁殆尽,它在自焚过程中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4)美国宇航局改变初衷,决定让探测器自焚的原因可以由以下五句话简单地说明:
①探测器本身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②探测器发现木卫二号的表面可能存在海洋
③木卫二号的海洋中可能有生命存在
④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⑤万一与木卫二号相撞,可能导致地球微生物祸害外星生命,上演地球生物入侵宇宙的悲剧
以上五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①⑤④③②;D.②④③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拟练习题(二)

(120分钟,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是因为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 

  2.使用滑轮组能省多少力,只与动滑轮的个数有关。 (??)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这就是说:在由它作电源的电路里,每秒钟电流做功为1.5焦耳。 (??) 

  4.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一个滑轮组,若在动滑轮下面分别挂200克或400克砝码时,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会发生变化。 (??) 

  5.光沿着镜面的法线入射在镜面上,传播方向将不会改变。 (??)

   每千克摄氏度 (??) 

  8.眼睛能看到镜子里的像,是由于像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中的缘故。 (??) 

  9.通过导体的电量越多,那么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就越大。 (??) 

  10.一根铁棒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铁棒两端能产生感应电压,但棒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2分) 

  1.已知大气压为760毫米汞柱,如图2-1s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上方是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__________毫米汞柱,槽内B点的压强为__________毫米汞柱。

  时,受到__________牛顿的浮力,这时把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__牛顿。 

  3.一个工人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物,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他作用在绳上的拉力为250牛顿,则此重物为__________牛顿。 

  4.灯泡上标有“220V 40W”字样,它正常发光时,电流强度为__________安,电阻为 ,2秒钟内通过它的电量为__________,2秒钟内电流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

  桌面上,用20牛顿的力竖直向下压它,桌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斯卡,用20牛顿的力竖直向上提它,则桌面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斯卡。

  焦/(千克·℃),若将该金属块的质量减少2倍,加热时间增加一倍,则这时所测得的该金属块的比热为__________焦/(千克·℃)。 

  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__________,我国宋代科学家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

   

  9.开口容器里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一定是处在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过程;这个过程中只在液体的__________上发生。 

  10.在射击瞄准中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直线”,这是利用了光__________的原理。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

  2.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哪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

  3.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哪个正确: (??)

  4.一个物体不带电,是因为它: (??)

   

   10米深水中的物体匀速提高2米,则拉力对重物做功为: (??)

  7.一只空心球总体积为V,球腔容积为V/2,当腔内不灌水时,它在水中有一半露出水面,若将球腔内注满水再放入水中,则: (??)

  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9.如图2-3所示四个电路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正确图是: (??)

  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分别移动了距离S,则力F所做的功是:(??)

  11.根据分子运动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四、实验题:(1题6分,2题9分,共15分) 

  1.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a)刻度尺;(b)弹簧秤(测力范围0-3牛顿)(c)滑轮四只,每只重2.5牛顿;(d)适当长的细绳。 

   (1)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在图2-5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只有选用图 滑轮组,才能用最小的力提起6.8牛顿的重物,并画出该滑轮绳子的绕法。

  2.如图2-6所示是用来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图中C表应是__________表,D表应是__________表。(2)当合上电键时,发现灯泡两端电压为2伏,这时滑动触头应向__________方移动,直到表的指针为__________时,灯泡正常发光。这时应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如果D表有读数,C表无读数,毛病可能是__________;若C表有读数,D表无读数,毛病可能是__________。

五、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

  出该发光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B点的光路图。(标出发光点A和入射点O的位置)。

  2.如图2-8所示,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质量为2kg的小球沿斜面滚下时所受的重力。

  3.根据图2-9中所给通电导体的电流方向,标出磁针的N、S极和磁力线的方向。

  4.作出2-10中杠杆所受各力的力臂(O为支点)。

六、计算题(每题7分,共21分)

  水中,至少需在木块下吊多大质量的铁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