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式子不正确的是: A.N2的结构式: N≡N B.水分子的结构式:H-O-H C.乙烷分子的结构式: D.乙酸分子的结构式: E.乙烷的结构简式:CH3CH3 F.乙酸:CH3COOH G.乙烯的结构简式H2C=CH2 H.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答案:11.D 12.D 13.E 14.D 15.H)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同)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
C.N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两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
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I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VSERP理论预测PCl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SO2和CO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D.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III.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msnmpn.R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为奇数,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精英家教网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如图是Z和X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O代表X),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A、B,试比较它们的热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3)Q和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甲的空间构型是
 
,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该分子中含有
 
个π键.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乙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5)这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Q、R、X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大量的照明材料或屏幕都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目前市售LED品片,材质基本以GaAs(砷化镓)、AlGaInP(磷化铝镓铟)、InGaN(氮化铟镓)为主。砷化镓的品胞结构如图10。试回答:

图10

(1)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2)砷化镓品胞中所包含的砷原子(白色球)个数为           ,与同一个镓原子相连的砷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砷化镓品胞结构与NaCl相同

B.第一电离能:As>Ga 

C.电负性:As>Ga

D.砷化镓晶体中含有配位键

E.GaP与GaAs互为等电子体

(4)N、P、As处于同一主族,其氢化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5)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在700℃时制得。(CH33Ga中镓原子的杂化方式

                

B.《实验化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⑴提出假设 

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

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

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⑵设计方案  如图11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图11

⑶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⑸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⑹实验优化  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图1):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 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
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
①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精英家教网
①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F装置的作用是
 

②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 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① 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 SO4+ 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F装置的作用是         
②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氨是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化学家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 kJ/mol,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下列方法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向生石灰中滴入浓氨水
B.加热浓氨水
C.直接用氢气和氮气合成
D.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⑵ 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采用较高压强(20 MPa~50 MPa)
B.采用500℃的高温 
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
(3) 用数字化信息系统DIS(如下图Ⅰ所示: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可以测定上述氨水的浓度。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0.5000 mol/L醋酸溶液25.00 mL于烧杯中,以该种氨水进行滴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Ⅱ所示。
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_____________润洗2~3遍,
②试计算该种氨水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情况下,会导致实验结果c(NH3·H2O)偏低的是____________。
A.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B.量取25.00 mL醋酸溶液时,未用所盛溶液润洗滴定管
C.滴定时,因不慎将氨水滴在烧杯外
(4)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下图。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