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读图10-8甲.乙两图.判断并回答: (1)AD两地的纬度分别是: A D (2)B地在夏至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C地最有 可能位于五带中的 带. (3)假如其他条件相同.仅从纬度考虑.四点中发射卫星最佳的是 地.能观察到极光的是 地.相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最小的 地. (4)假如AB两地均为东经120°.则两地分别位于 洲和 洋.就大气环流而言.B地位于 风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在遥感影像中,沙特的红色沙漠中一片片圆形绿色区域(图l甲地区)特别显眼,这样的区域是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而形成的“圈圈农场“(图2).沙特的这些农场一般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种植草坪、作物等。   

材料三:图3为材料一中(丙地区)某河流及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图4为河流上A、D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随季节变化示意图。   

(1)据材料回答沙特“圈圈农场”水源的特点,简述沙特农场建设的自然条件。  (8分)

(2)说出乙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并简析其形成原因。(10分)

(3)乙国近年地震多发,试解释其原因。并就该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4)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①河流DE段的流向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

    ②河流BC段的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 ;等潜水位线a、b、c、d值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③此时期当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锋面徘徊于昆明和贵阳之间,易形成连阴雨天气。

材料二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图甲);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图(图乙)

材料三  昆明和贵阳气温年、日较差比较表,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示意图

表  昆明和贵阳气温年、日较差比较

年较差(℃)

日较差(℃)

年平均

1月

4月

7月

10月

昆明

12.1

11.1

13.9

14.8

7.2

8.8

贵阳

19.1

8.0

6.9

9.3

8.0

7.5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季节及成因。

(2)据材料三,比较昆明和贵阳两地的四季差异及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

(3)说明冬半年云贵高原的西部(昆明附近)和东部(贵阳附近)常见的气象灾害各有哪些?并说明判断依据。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昆明夏季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3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亚马孙河水系图。

材料二 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岸支流洪水期
北岸支流洪水期
干流洪水期
干流量高洪水期
干流枯水期
11月—(次年)5月
3月—8月
10月—(次年)6月
3月—6月
7月—9月
材料三 “南美洲轮廓图”及相关地点气候资料。回答(2)—(5)问。

(气温:。C降水:mm)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8分)
(2)甲区域降水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6分)
(3)丙地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呈_______方向延伸,原因是什么?(5分)
(4)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试说明两地各自的成因。(5分)
(5)P、Q两地中,气候的海洋性更明显的是_________。请用表格中的数据说明判断的理由并简析形成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3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亚马孙河水系图。

材料二  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岸支流洪水期

北岸支流洪水期

干流洪水期

干流量高洪水期

干流枯水期

11月—(次年)5月

3月—8月

10月—(次年)6月

3月—6月

7月—9月

材料三 “南美洲轮廓图”及相关地点气候资料。回答(2)—(5)问。

(气温:C降水:mm)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8分)

(2)甲区域降水的主要类型为                 。简述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6分)

(3)丙地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呈       方向延伸,原因是什么?(5分)

(4)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试说明两地各自的成因。(5分)

(5)P、Q两地中,气候的海洋性更明显的是         。请用表格中的数据说明判断的理由并简析形成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