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4-16题. 14.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矿产资源贫乏 B.水资源短缺 C.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D.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15.目前.珠三角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其部分产业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 ) A.矿产资源丰富 B.吸引海外华侨投资的几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气候条件好 16.图中西南沿海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最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 A.水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储量较大 C.人力资源优势显著 D.太阳能资源丰富 答案 14.B 15.C 16.B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 新中国人口增长图

  材料三 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

(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_______,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________(低或高)的。

(4)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5)你认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应怎样处理?

(6)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7)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 新中国人口增长图

  材料三 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

(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_______,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________(低或高)的。

(4)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5)你认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应怎样处理?

(6)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7)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 新中国人口增长图(如图)

材料三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①                                  ;②                                 。?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
(3)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         ,原因是              
(4)你认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2分)
(5)为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图中的(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和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尽管自1973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近3亿人,但按照我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16亿,那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和资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图。

  材料三: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

(1)

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_______,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很________。

(2)

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

你认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________。

(4)

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

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

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

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量大

D.

大量国际人口迁移

(5)

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 我国的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进行认真清查登记。

  材料三 如图是新中国人口增长图。

(1)

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2)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

到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_______,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________的。

(4)

我国各中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5)

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的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

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

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

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