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北方 [选修1]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大兴安岭北段.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嘎仙洞一带是鲜卑拓跋部的发源地.汉魏以来.鲜卑拓跋部避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拓跋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硅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历史上称为北魏.北魏建立以后.鲜卑人受汉族影响.学习农耕.逐步定居下来.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 改革的背景 [选修1]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卓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 (3)前期的改革措施 [选修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住时年仅5岁.一切军国大政皆由他的祖母冯太后主持.冯太后是汉人.北魏早期的改革.虽以孝文帝名义进行.但实际的决策者却是冯太后.改革措施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均田制.孝文帝改革首先从解决土地问题开始.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自十六国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北方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这就为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准备了条件. 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选修1]北魏政府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使克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三长制.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 .借此控制人口.逃避赋役. 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北魏废除了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鳊户.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第三.整顿史治.北魏前期.官吏没有俸禄.各级官员贫污的现象相当严重.为杜绝官吏贪污.孝文帝制定了俸禄制度.规定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各级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凡贪污帛满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4) 迁都洛阳 [选修1]太和十四年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进改革.他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平城迁都到洛阳. 平城地处塞北.气候寒冷干燥.农业生产条件非常差.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得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这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了威胁.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从平城出发.终于到达洛阳.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5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选修1]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刻着手改革鲜卑族旧有的风俗习惯. 第一.易服装是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孝文帝下令.无论何人一律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第二.孝文帝还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为了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合作.孝文帝亲自主持“定姓族 的工作.既肯定了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卑贵族确认了士族的身份. 第三.孝文帝还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一孝文帝本人带头选汉族女子进宫.同时.他又为六个弟弟娶汉族女子为妻.在孝文帝提倡下.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通过联姻.把鲜卑贵族和汉族上层的利益与命运连在一起.借以巩固北魏的统治. 第四.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禁止人们说鲜卓语.他知道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改口比较困难.同意暂缓,但30岁以下在朝做官的.则强夸改说汉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 第五.孝文帝宣布凡属鲜卑族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6)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定展.洛阳既是北方政治中心.又是贸易中心.西域.中亚.新罗.倭国的商人也经常到北魏来进行贸易. 北方手工业也有所发展.绢布产量增加.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