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验仪器的洗涤.组装.气密性检查 (1)玻璃仪器的洗涤 ⅰ.水洗法: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水.用合适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 .洗涤干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ⅱ.药剂洗涤法: ①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可选用稀盐酸清洗.必要时可稍加热. ②附有油脂.可选用热碱液(Na2CO3)清洗. ③附有硫磺.可选用CS2或NaOH溶液洗涤. ④附有碘.苯酚.酚醛树脂的试管用酒精洗涤. ⑤作“银镜 .“铜镜 实验后的试管.用稀硝酸洗. 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试管附有二氧化锰.可用浓盐酸并稍加热后再洗涤. ⑦盛乙酸乙酯的试管用乙醇或NaOH溶液洗涤. (2)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 用试管.烧瓶做气体发生器时.应将导气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反应器的外壁或微热反应器.若有气泡产生.移开手掌或热源.过一会儿.有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用启普发生器做气体发生器时.应将导气管活塞关闭.往启普发生器球形漏斗中注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如气体实验的装置较多.也可考虑用分段检查的方法.原理与上述相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D中产生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3)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1000 mL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

① 方案1:取样液与澄清的Ca(OH)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小组对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② 方案2:取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小组认为固体中存在NaHCO3,其离子方程式是     

该小组认为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_____。

③ 方案3:实验小组中甲、乙同学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样液400 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 mL,接下来的操作是       ,结果表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HCO3。为进一步证明白色固体是否为纯净的NaHCO3 ,结合甲同学实验,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乙同学:利用仪器测定了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a. 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论是     

b. 根据B点坐标,计算残留固体中n(NaHCO3:n(Na2CO3))=       

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认为,可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D中产生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3)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1000 mL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
① 方案1:取样液与澄清的Ca(OH)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小组对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② 方案2:取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小组认为固体中存在NaHCO3,其离子方程式是     
该小组认为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_____。
③ 方案3:实验小组中甲、乙同学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样液400 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 mL,接下来的操作是      ,结果表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HCO3。为进一步证明白色固体是否为纯净的NaHCO3,结合甲同学实验,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乙同学:利用仪器测定了固体残留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a. 根据A点坐标得到的结论是     
b. 根据B点坐标,计算残留固体中n(NaHCO3:n(Na2CO3))=       
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认为,可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______.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及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下图实验:

精英家教网

(4)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5)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6)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存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______.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D.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a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b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离子方程式:                                

c

 

                  

棉球变为白色

该气体具有                 (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Ⅱ、硬质玻璃管与其它装置结合完成定性或定量实验。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的装置。

实验一: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1)按上图组装仪器(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10.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3)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                        后,点燃A处酒精灯;

(4)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5)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2.70g,则铁矿石中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1)步骤②和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

(2)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实验结论:推算铁的氧化物的组成,由实验一、二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a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b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离子方程式:                                
 
c
 
 
                  
 
棉球变为白色
 
该气体具有                (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Ⅱ、硬质玻璃管与其它装置结合完成定性或定量实验。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的装置。

实验一: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1)按上图组装仪器(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10.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3)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                       后,点燃A处酒精灯;
(4)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5)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2.70g,则铁矿石中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1)步骤②和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
(2)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实验结论:推算铁的氧化物的组成,由实验一、二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