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语句赏析 1.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 “静对 .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4.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秋并不是名花 中的“秋 是泛指.而不是专指南国的的秋.说秋不是名花.美酒.是从反面设喻的.因为作者认为欣赏名花.品尝美酒时.花半开.人半醉的状态才是最佳状态.而在领略秋的过程中.这种温开水式的状态是不合适的.“半开半醉的状态 是指南国的秋.南国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状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5.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细腻 本指描绘.表演等细致入微.也可指人的感情细致.这里用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明显带有人的主观倾向.而后面的“清闲 .“落寞 则更是作者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一片飘零的黄叶能打动情意.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