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下列表格为东.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状况.读表回答: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 年度 地区 2001 2002 2003 西部12省市区 21.0∶40.7∶38.3 20.0∶41.3∶38.7 19.4∶42.8∶37.8 东部11省市区 11.9∶48.7∶40.4 10.2∶47.3∶42.5 9.3∶50.9∶39.8 (1)东.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产业比重最高. 产业比重最低. (2)东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明显差异有 , .这一差异说明 . (3)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4)在“2003年东.西部地区三大产业比重 空白图中用“● 表示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并在“● 旁分别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东部和西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单位:%)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状况(单位:%)

分析上面两表中的数据,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东部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1.大量民工曾经涌人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文化教育水平高              B.民工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

2.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D.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3.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B.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C.延缓广东地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为期四天的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于2008年9月19日在中国北部山西省会太原市闭幕。为促进能源供给平衡,中国将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应建设,改变目前能源消费中过分依靠煤炭的局面。

材料二  200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总额已达到12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自2006年1月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材料三  中国山西省、德国、英国、美国的部分地区煤矿分布图

前两幅图上绘制的山脉名称分别是          、           。(2分)

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为提升山西经济实力,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3分)

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        工程。比较分析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条件还有哪些?(4分)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区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源,利用当地或附近地区的铁矿石发展了钢铁工业,先后成为该国甚至世界性传统工业区,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也曾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该地区曾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的策略。(3分)

结合山西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煤炭的开采、运输、存放以及利用等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那些不良的影响? (3分)

目前世界能源利用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试分析我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以南越、西瓯、骆越人为主的岭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岭南农业经济区域在此时不但开始形成,而且也为《史记》、《汉书》所承认。秦汉几百年间,以南越人为省开发的岭南农业经济区域,在多数越人居住区确实显示出其一定程度的富饶。史称“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伐木而树谷,燔菜而树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就是地处海岛僻处的儋耳、珠崖等地越人,基本上也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林蔚文《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开发岭南地区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共中央注意到新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对日态度的分歧,从1934年就开始了对其上层的统战工作。中共广西地方组织也在城乡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普遍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6月1日,新桂系联合广东发动了抗日反蒋的两广事变,中共中央在对事变表示支持和肯定的同时,向李宗仁等表明“停止内战、逼蒋抗日”的方针,推动了事变的和平解决。全面抗战爆发后,广西各地掀起抗日救国的热潮,各族青年纷纷应征入伍;广西当局两个月内就装备了4个军、48个团开赴前线,动员之迅速为全国少有。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与昆仑关战役、桂柳会战与守卫桂林城等全国和广西各抗日战争,到处都有广西子弟兵浴血沙场。

——《北部湾东盟经济网·广西历史沿革》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西人民自“九一八”事变以来英勇抗日的原因。

(3)根据下图所示海区的风向、风力状况,分析此时A岛的天气状况,并说明本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海洋灾害。

(4)简述B国的地形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材料三  2008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广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取得成就的原因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材料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北部湾经济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该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大工业少,高新技术产业薄弱。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科学合理规划,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

(6)材料四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圈奠定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

材料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四 正在建设中的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将进一步优化我省交通运输网,加强东南沿海地区与闽中、闽北地区的联系,促进两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交流,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实现山海协作、共同进步。

回答:

(1)我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为什么这样分布?

(2)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请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3)分析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原因。

(4)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泉三高速公路建成后对泉州经济建设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