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为“部分海域洋流模式图”,读图完成13~16题。
13.该图表示( )
A.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B.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D.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
14.若该图表示太平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属于暖流 B.洋流①加剧了沿岸地区的干燥程度
C.洋流③属于寒流 D.洋流④是受信风推动而形成
15.下列渔场中,其形成原因与寒暖流交汇无关的是(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渔场
1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使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B.秘鲁附近海区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
C.洋流有利于海洋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D.洋流能把近海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环境保护。
读下图,回答
若该图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则d为赤道地区垂直气流
B.若表示夏季季风环流,则d为陆地上空垂直气流
C.若表示夜间的海陆风,则d为陆地上空垂直气流
D.若表示夜间的山谷风,则d为山谷上空垂直气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若此图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为动力上升 B.①为高空西风
C.②为热力下沉 D.③为东南信风
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若此图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为动力上升 B.①为高空西风
C.②为热力下沉 D.③为东南信风
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2.若此图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为动力上升 B.①为高空西风
C.②为热力下沉 D.③为东南信风
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1.试题分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以拼音表达,可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B
A
A
D
B
B
A
B
C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B
D
D
C
B
B
C
C
C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
B
A
C
D
A
B
A
C
A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 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题 号
31
32
33
34
35
答 案
BC
AC
AB
AC
BC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题 号
36
37
38
39
40
答 案
B
A
A
B
B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40分。
4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O分。
(1),扬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阳光总是从南方照射过来,因此房屋朝南采光条件好 (2分)
(2)冬至 新楼
(3)高温多雨(2分)
(4)近日点快
(5)甲 乙
4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l5分。
(1)A B C
(2)海陆间(大)(2分)太阳辐射
(3)流水沉积作用(2分)
(4)C C
(5)A D
(6)前一句正确,后一句不正确。(1分)根据水循环原理,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河流水)的主要来源,因此,“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正确的;(1分)但是,黄河水注入海洋后,又可以通过海陆间循环回到陆地,因此,“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不正确的。(1分)
4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
(1)整体(2分)
(2)西风带(2分) 西南风,风向略(2分)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