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4.4-12.找一个豆奶盒.在其底部开一小孔.将豆奶排出.用手拍击薄膜部分. 图 4.4-12 猜一猜:这时你听到什么?发现什么?这说明什么物理道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
光屏
光屏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
光屏
光屏
(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60~70
60~70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
不能
不能
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7)为进一步找出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物距及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某同学用焦距f=10厘米的凸透镜和3厘长的发光管,进行多次实验,测得物距、像距和成像的大小,填入下表中.
表:
实验次数 物距u(厘米) 像距v(厘米) 光屏上成像长度(厘米)
1 12 60.0 15.0
2 15 30.0 6
3 30 15 1.5
4 35 14 1.2
(A) 分析表中
1、2、3、4
1、2、3、4
的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B) 分析表中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凸透镜成像实像时,光屏上成像长度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就越小

(C) 该同学还想进一步研究凸透镜成像实像时,成像大小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除了能完成上面实验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测量时,所预设的数据应满足的条件是
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必须都要大于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
B
B
铁圈,用酒精灯的
焰加热.
(2)在实验过程中气泡的大小也是变化的,其中图2中的图
b
b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3)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只要写一种即可).
减小水的质量
减小水的质量

(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第5实验小组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a)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12
12
min时的数据;
(b)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98
98
℃;此时外界气压
不是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
标准大气压.
(c)在水沸腾过程中要
吸热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d)如图3是小组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吴中区二模)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10Ω2A、20Ω1A),导线若干.
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结论:
电压不变时,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不变时,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要改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应如何具体操作?
断开开关,把滑片移至A端,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断开开关,把滑片移至A端,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当小明改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小明不畏困难,经过认真思考,找出了原因,并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并请你想一想小明解决问题可能用到的方法,并简要说明此方法的理由.方法:
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理由:
根据
2V
R
=
2.5V
15Ω
得,R=12Ω,所以应选用“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根据
2V
R
=
2.5V
15Ω
得,R=12Ω,所以应选用“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青岛模拟)归纳式探究:

在学习了万有引力后,小刚同学想到:月亮绕地球运转需要一个向心力,而地球给月亮的万有引力刚好充当这个向心力,那么向心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首先,他找了线绳、大小不同的几个小钢球,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手握住绳,让钢球围绕手转动,他感觉到用同一个钢球进行实验,线绳长度固定时,转动速度越快,手被拉的越厉害,说明向心力越大;在速度差不多时,绳长一定时,用质量越大的小球,向心力越大;用一个小球,转动速度差不多时,绳越长,向心力越小.试验后,小刚同学想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小球的质量、转动速度、绳长的具体关系,于是他查阅了有关资料,找到下列数据:

量  次数
1 2 3 4 5 6 7
质量(Kg) 0.1 0.2 0.3 0.1 0.1 0.1 0.1
速度(m/s) 0.2 0.2 0.2 0.4 0.6 0.2 0.2
绳长(m) 0.1 0.1 0.1 0.1 0.1 0.2 0.4
向心力(N) 0.04 0.08 0.12 0.16 0.36 0.02 0.01
请帮小刚完成下列问题:
(1)若小球的质量、转动速度、绳长、向心力分别用:m、V、R、F表示,请写出向心力F 的表达式:F=
mV2
R
mV2
R

(2)有一种小杂技,在一个小桶内装满水,表演者用绳拴牢小桶把,用手握住绳,让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水并不洒出来,
请你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3)在摩托车表演时,表演者骑车在大圆球内运动,如图3,球的半径为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00Kg,若要使车和人到达球的最顶点时,不至于掉下来,在最顶点的速度至少多大?(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安顺)小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10Ω 2A、2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由这些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结论:
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①在上述实验中,小强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要改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应如何具体操作?
断开开关,把滑片P移到A端,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的位置,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断开开关,把滑片P移到A端,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的位置,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当小强改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小强不畏困难,经过认真思考,找出了原因,并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并请你想一想小强解决问题可能用到的两种方法(同种方法不能重复使用),并简要说明方法一的理由.
方法一:
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换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理由:
根据
2.5V
15Ω
=
4.5V-2.5V
R
,得:R=12Ω,故选用“20Ω1A”的滑动变阻器.
根据
2.5V
15Ω
=
4.5V-2.5V
R
,得:R=12Ω,故选用“20Ω1A”的滑动变阻器.

方法二:
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5Ω的定值电阻
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5Ω的定值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