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学科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

    1.A(B“杼”应读“zhù”;C“当”应读“dàng”;D“菲”应读“fěi”)

    2.D

    3.D(A缺主语; B句式杂糅; D“不仅”“而且”后的内容互换)

4.B

二、

5.B(B项中“它们”不包括“智能”。其余三项均理解或分析正确。)

6.D(A项不符合原文“人的左脑和右脑的构造无甚差别,但它们各自掌管的智能却显然不同”的意思;B项不符合原文“影响却十分有限”的意思;D项表述的两个方面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7.D(原文中说:“于是一些心理学家提出;智能可能具有120种因素。那么,由此组成的人类智能形式有多少种呢?”用了一个疑问句表示怀疑;而D项却肯定说是“人类智能有由120种因素组成的120种形式”,不符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三、

8.B“观”译为“景观”

9.B(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的/定语前置的标志;C、代词;D、译为“的”)

10.A

四、

11.(10分)

(1)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2)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3)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12.(8分)

①词眼:“肠断”

②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作者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

13.(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2)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

无边落木萧萧下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五、

14.听、嗅、触;静

15.静:衰弱的蝉声极其细微,却能听到,说明坏境的幽静。

悲凉:秋蝉以衰弱的蝉声啼唱着即将消逝的生命,令作者感到肃索的秋意。

16.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

17.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18.“第三样时代”是中国实现了现代文明,百姓摆脱了封建奴役,不做奴隶的时代

六、

19.(4分)淮河大桥今天举行了通车典礼,它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缩短了从淮南市到淮北市几百公里的路程,省委领导参加了通车典礼。

20.(6分)木材商说:这株巨松用来做家具真是太好了!

植物学家说:这株巨松大约有500年的历史了,并且多次遭过雷击。

画家说:这株巨松的外形非常独特。

21.(5分)说明:本题无标准答案。能突出重点,表意准确即可。

评分参考:此题信息具有隐含性的特点,需要深刻把握“家”的含义:家不等于房子(由第一段概括出),仅仅有亲人也是不够的,它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由第二段概括出)。然后据此要点,整合文字,组织语句。本题字数虽无限制,但仍以简沽、明确为佳。

七、作文(60分)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