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关系图有什么用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1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把地球比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精英家教网
根据上图,运用你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3)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
 
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
 
.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4)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
 
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1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把地球比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根据上图,运用你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①______
②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①______
②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______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______.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______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1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把地球比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精英家教网

根据上图,运用你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①______
②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①______
②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______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______.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______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每秒钟可达1万吨左右.但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明显感到环境中氧气不足,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把地球比作为一个整体,一些化学变化在消耗氧气的同时,另一些变化又在产生氧气,并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于地球臭氧层电场电流对水分子的电解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根据上图,运用你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模拟(1)中消耗氧气的一种变化.将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3)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里产生氧气的一个变化:.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1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度太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4)从图中可以看出,碳和氧的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过程.事实上,地球上的碳只有0.9%参与循环,99.1%都固定在岩石圈中,然而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影响到自然界中碳、氧循环.
①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C.碳元素和氧元素
②为了遏制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的趋势,维护好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请你提出两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  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
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
猜想与探究
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固体粉末全部溶解
固体粉末全部溶解
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王轩同学设计如图Ⅰ所示装置:
(1)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华宇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2)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与水蒸气生成了氧气和一种常见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3O2
2Na2O2+2H2O=4NaOH+3O2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李杰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设计了如图Ⅱ所示装置.(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
(4)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
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装置作用是
除去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碳
除去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碳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1)张红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请你回答如何改进该实验
在A和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装置
在A和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装置

(2)王兵同学查阅资料后知道实验Ⅲ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他称取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质21.5g,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Ⅳ所示(不考虑实验过程中其它因素的影响).
请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98.6%
98.6%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