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①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进行宗教改革: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所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崛起.在他们 的支持下.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发展.但罗马教廷控制着教会.不但掌握了英国大片土地和财富.还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传播的影响: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情绪更加高涨.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并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受新教影响.主要是受加尔文教的影响. ③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亨利八世和他的女人们 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国王亨利八世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自从14至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作为民族国家而日益勃兴.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比较集权的“新君主制 .为了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这一王朝最著名的国王是亨利八世.借口教廷干预其婚姻而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父亲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长子亚瑟娶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为妻.但婚后不久他的长子因病去世.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他为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经向教皇请示.(根据天主教教规夫妻结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许离婚再嫁娶.丧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教皇批准可以再嫁他的次子.当时只有12岁的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8岁即位并娶寡嫂凯瑟琳.但他妻子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玛丽以后几次生育的孩子都早夭.此前英国尚未有过女王.而且有迷信说法说弟娶兄嫂不吉.他又和女侍官安妮·博林产生了婚外情.他让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请离婚.因为他这次婚姻是教皇亲自批准的.这为教皇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当时教廷亦不想得罪有强大势力的西班牙.教廷迟迟不能批准他离婚.而他的女侍官已经怀孕.他着急采取了多次措施.先把宰相撤职拘禁.再下令停止向教廷交纳教税.最后直至没收教会财产.迫使教皇开除他的教籍. 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也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伊丽莎白(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他一怒将第二个妻子以通奸罪砍头处死.因为他离婚再也不需要教皇批准了.第三位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爱德华又因肺病去世.他先后娶了6位夫人.全部没有好结果:第一位逼迫离婚.第四位德意志新教公主协议离婚.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后一位因他去世幸免于难.另外两位被他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八世与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之前的情妇.正是安妮·博林的妹妹Marry Boleyn.而安妮·博林当初不愿像她妹妹一样只是做国王的情妇.于是给予亨利八世巨大压力要求成为“公众认可的 皇后.当然最后通过亨利八世与教会的决裂.不需要再获得教皇的批准.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并娶Anne Boleyn为皇后. 他临死时设下遗嘱.由爱德华和他的后代继位,如果爱德华没有后代.爱德华死后由玛丽和她的后代继位,如果玛丽没有后代.玛丽死后由伊丽莎白和她的后代继位.他没有想到如此严密的安排.最后三位继承人都没有后代.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都铎王朝也终结了.王位传给伊利莎白表姐的儿子. 2.内容: (1)1532年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法令: 规定: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影响:1533年在由国王亲自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主持下.法庭正式判决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宣布了他与安妮·布琳之间的合法婚姻.被亨利八世的狂妄所激怒的教皇于1533年发布诏书.判决他的离婚无效.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亨利八世则针锋相对地发布了一系列对抗罗马教廷的法令.终止向教皇交纳一切岁贡.宣布英国国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教会.只服从国王的权威. (2)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 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影响: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 (3)1536-1539年实行了一系列新教化的改革: 内容: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及其他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影响:进一步打击了教会势力. 3.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 教师须指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限于教会行政方面.他确立了国王对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惩处了一批否认国王至上权威的主教和修士.还有拒绝承认亨利离婚合法性的臣民.他把370多所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收归国有.使英格兰的修道院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世俗地主和乡村贵族的财富大为增加.他们因而成为拥护宗教改革的最坚决的力量.但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英国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教义依然是英格兰教会的正统信仰. 4.影响:建立了必须服从英王意志和国家法令的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亨利八世后的英国宗教命运: 亨利八世去世后.他的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只有9岁的儿子爱德华六世于1547年继位.相继操纵着摄政院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萨默塞特公爵.诺森伯兰公爵都有强烈的新教倾向.因此.他们使政府的政策向新教倾斜.废除了六条教规.对英国教会的信条和仪式作了重大修改.准许教士结婚.礼拜时用英文代替拉丁文.取消偶像.谴责洗礼和圣餐以外的其他仪式.肯定了路德派“因信称义 的教义.然而.1553年年仅15岁的爱德华六世早夭了. 1553年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女儿玛丽继位.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憎恨宗教改革.因而重建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残酷镇压新教势力.因而获得了“血腥的玛丽 之称.她不仅恢复了弥撒仪式和教士独身规则.还说服国会投票表决.使英国无条件地重新效忠于教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的政策最终失败. 1558年亨利八世与安妮·布琳的女儿伊丽莎白继承王位.伊丽莎白对宗教采取了一种灵活和宽松的政策.对天主教和新教进行了调和.1563年发布的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英国式的和解.也成为英格兰国教会的信仰宣言.教会是新教的.一些信条却模棱两可.能够为天主教徒所接受.此外.也保持了主教的组织形式和一些天主教的仪式.英国国教会至此得以最终形成.它发展为新教的三大主流派别之一.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然而.伊丽莎白的和解政策并没有能够实际消除不同宗教主张之间的分歧.新教徒不满.要求清洗国教会中保留的天主教教义和仪式.后来被称为清教徒.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