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 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直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光绪于1898年向慈禧要求实际的权力.让他进行朝政的改革.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绪颁布.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历史上把这次运动称为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维新 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 [小知识]怎么读?是啥意? 初中历史书和部分参考书记载其颁布诏书叫做“明定国是 诏或.和新人教必修3教师用书和选修中将其叫做.虽然名称有差异.但实际上是指同一意思.许多同学将其中的读为.把其中的“是 解释为“这个 之意.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其中“是 写错了.应为“事 .上述读法和理解都是不正确的.“是 这个字也没有写错.查知:“国是 是专有名词.它与“国事 有着不同的含意.“国事 指国家大事,而“国是 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因此.上述的应读作.是光绪帝颁布的改革纲领. 2.基本内容: 提示:从除旧.布新.作用.局限性四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 除旧 布 新 作 用 局限性 政治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 .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 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注:新政中未实行的措施 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一些主张.但却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这充分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决不是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这也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康有为在和中都提出了召开国会的建议.在中又提出了定宪法的要求.并在奏书中多次提出“君民合治 的主张.这些都是维新派的最主要的政治纲领.可是.他的这种主张.在百日维新的上谕中没有只字的反映.光绪皇帝允许资产阶级发言的限度.仅仅是“士民有上书言事者.--不准稽压.倘有阻格.即以违旨惩处 . 康有为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建议是:“开制度局于宫中.选公卿诸侯大夫及草茅才士二十人.充总裁.议定参预之任.商榷新政.草定宪法.于是谋议详而章程密矣. 这是和的中心内容.制度局下面又设法律局等十二个局来分管各事.康有为关于制度局的第一次奏折于光绪二十四年正月送上去以后.光绪皇帝交给总理衙门大臣“妥议具奏 .拖了两个多月.庆亲王奕?复奏.否定了康有为的建议.皇帝又命军机大臣会同总理衙门大臣重议.“毋得空言搪塞 .但是.仍遭到这些大臣们的坚决抵制.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锋等于六月十五日复奏.提出了些所谓“变通办法 .把康有为的建议实际上否定了.对于世锋等的复奏.光绪皇帝表示同意.“奉旨允行 .关于制度局的第二次奏折送上去以后.也石沉大海.连下部议的待遇也没有得到.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资料回放]社会上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戊戌变法实施仅几月间.就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效果.激荡神州.振奋人心.出现了“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梁启超)的局面.该年上海出版的英文(North China Daily News)报道:“激进的改革举世为之震惊.第一他们终止了对外国人的传统憎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鼓吹与列强友善与结盟的政策.倡导全国开放,第二他们改革了那个愚蠢傲慢.自称世界第一的教育制度,第三不复以中国文明与制度为自满.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起这个青年中国来.就连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堂乎其后. 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多位评论家都对康先生倡导的改革给予极高的评价.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其主编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