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以往只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 发展.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我在教学生时.会采用一种“结对子 的方式促进学习.不仅让学生从对方中学到知识.还能看到对方的闪光点.在竞争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与价值的体验.具体的方式是:每个人在班上找与自己化学成绩相近或稍高的同学结成对子.然后我把名单公布在教室公布栏中.接着各组在一时间段内互相比拼.让学生在竞争中始终以对方为目标.既要看到对方的优势和好的学习方法.又要相互帮助.以并共同提高和进步.在此学习中有了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一定会珍惜得来的成果.形成良好的风尚.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又进行调整.在变化中相互促进.我就及时给每人作出相应评价和鼓励.这样学生学习的动力很大.有了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大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体的化学成绩得以大幅度提高. 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比如学习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时.我把木炭的吸附能力由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请学生按教材设计实验除掉红色水中的色素.在讲解“水的净化 时学生知道了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所以设计实验并不困难.但在吸附的过程中.红色没了但被黑色掩蔽.教师接着一个个问题“红色素真的没了吗?难道真的是只有木炭的作用吗? 将学生带入到思考的氛围中(学生马上猜测到滤纸可能也有作用).让学生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所以在教学中学生补做一个实验.直接将红色水过滤.看是否红色会消失?并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得到结论.自然地对木炭或活性炭和吸附作用理解深刻.这一环扣一环的学习.都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自己的思维而解决的.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了对科学的情感.理解了科学的本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也真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些情景对学生作出及时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其实评价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不能面面具到.但我认为只要自己觉得最适合的就是最佳的.并且坚持它就一定会有收获. 2009年4月2日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28分)
父亲的植物学
①父亲是位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摸透了植物的秉性。
②父亲在世的最后几年,我经常软硬兼施,将他老人家接到城里小住。每每住了两天,他就神不守舍。我知道,他是惦记他的庄稼。有一次,我执意挽留他多待几天,我说:“现在是农闲,你急着回家千啥?”他的回答叫我哭笑不得。他说:“眼下正值水稻灌浆,我得盯紧点儿,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谁偷奸耍滑。”老小老小,父亲年纪大了,是不是返老还童?父亲却严肃地说:“就像小飞(我的儿子)他们上自习课,老师为什么还得坐堂?老师要是不照面,他们不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吗?你别看水稻,没有成熟之前,也是孩子呢,哪有孩子不活蹦乱跳,像大人一样自觉遵守纪律的?它们若是打盹偷懒,结的穗不打秤,准得减产。”他老人家似是而非的触类穿通,让我瞠目结舌。
③我是农校毕业,父亲这套耸人听闻的植物学,我领教过不是一回。有一次,父亲身体有恙,我顺道回家看他,他已初愈。说好了下午就得返程,其实是想和父母多聊几句。父亲却依然吃了饭扛着锹下地。母亲嗔怨道:“看你急不可耐的样子,你不能等他们动身再下地吗?父亲说:“我已经几天没下地了,正闹稻瘟,虽然打了药,也不知道好了没有?”母亲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父亲指了指我,低声说:“得了病的人,亲人看望,心里不是舒服许多?患了病的庄稼和生了病的人一样,脾气都大。”在父亲眼里,庄稼不是作物,而是人-具备
了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有活没活,他都要去看他的庄稼,和作物套近乎。一天不下地,心里就不踏实。他的逻辑令人匪夷所思 地里的庄稼就像演员 没有观众捧场它们会演得投入吗 没事,在田埂上转悠,哪怕是深情地看上它们几眼,它们也会受到鼓舞,投桃报李。
④在父亲看来,植物是人,而人是有脾气韵。小时候,柿子吐红,我们饥不择食地摘,往往生拉硬拽。可柿予却总赖在枝头依依不舍,索性买珠得椟,将柿树枝条也折下来。父亲看了很心痛,说:“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折枝,柿树不痛吗,来年柿树还敢坐果?柿树也是有记忆的。”父亲教了我们一招:抓住柄,反方向、顺方向各旋3圈,柿子就乖巧地落到我们手中。父亲说:“不要对柿子蛮横无理,它天生的倔犟,得顺着它,才能手到擒来。”父亲的某些举止,荒诞不经。比方说,隔那么一段时间,他会在屋前院后拍树,大有把树千拍遍的况味。父亲的解释是,他拍树,就像长辈拍晚辈肩膀,让这些树感觉到主人的重视和亲呢。树就会攒着劲长,结出大的果子长出粗的腰围。苞谷吐缨,他顶着骄阳,钻进玉米地,汗涔涔地与谷穗们一一握手,我还以为那是父亲帮助苞谷人工授粉。父亲的滑稽镜头,惹得村人嘲讽他是领导下基层视察。父亲我行我速乐此不疲,他说:“苞谷也像人,本来就是餐风宿露的光头百姓,你若是袖手旁观,它们会伸出谷穗的手来?你不嫌弃它们,主动伸出手,让它们感到和蔼可亲,它们一激动,恨否能伸出双手。”
⑤父亲还喜欢和植物说话。记得有一回,我从家里的棉地经过,摘棉的父亲正在和谁唠嗑。四顾,茫然无人。我想,许是父亲一个人劳作,自言自语,打发寂寞。那年的初冬,父亲哭丧着脸,说是到城里住了几天,没有和棉蕾拉呱儿,秋蕾抿紧嘴巴缄默不语,忘了吐絮。原来,父亲是在和棉花说话,父亲固执地认为,他一开口,棉蕾就会答腔。籽棉,是棉花的大段道白。这简直是奇谈怪论了。
⑥在父亲看来,死了的植物,也是活的。只不过以另一种形态活着而己。
⑦小时候,我锄地,锄头脱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将锄楔上去,没锄出一畦,义脱了。父亲将锄楔上,放到沟里浸浸,再锄,就不容易脱落。父亲提醒:“锄头渴了,你得勤勤地给它喝水。喝足了,它埋头干活,就不松懈卖呆了。树渴了,不是得给树喝水吗?”我说:“锄柄虽是树,但不是死了,还要喝水?”父亲说:“树死了,它的魂还在。记住,每一种植物,包括它的躯体,都是一条生命,都得善待。”
⑧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一个庄稼汉的植物学,也学到了一个庄稼汉做人的道理。
【小题1】第③段画浪线句缺少的标点符号,依次应该是____(2分)
A.,。,。    B.:。,!  C.,,。?  D:,,?
【小题2】第④段加点词“我行我速”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____。(2分)
【小题3】文中说父亲“摸透了植物的秉性”,其实在父亲眼里,植物的秉性就是(2分)
【小题4】文章围绕父亲和植物打交道写了多件事,请概括出其中三件:(9分)
(1)水稻灌浆时,像对待淘气的孩子一样盯紧;
(2)____:(3)____;(4)____.
【小题5】文中画直线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看,这些句子的共同点是____.由此可以看出父亲____   的性格特点。(5分)
【小题6】作者用“似是而非”“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奇谈怪论”等贬义词来评价父亲的植物学和他的行为,这与第⑧段的表述似乎矛盾,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