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该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其轨道为一正圆
C.公转过程中时快时慢
D.太阳居于轨道中心
2.当大庆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时,地球公转到图中( )
A.A B.B
C.C D.D
3.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时( )
A.公转线速度一年中最快
B.公转线速度一年中最慢
C.公转线速度加快
D.公转线速度减慢
4.当地球公转到图中A点时( )
A.太阳直射赤道
B.北半球进入夏季
C.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D.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0
5.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
A.春分至夏至 B.秋分到冬至
C.夏至到秋分 D.冬至到春分
探究地球运动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四季更替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日月升落
(2)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了,则温带的范围变 ,地球上可能出现极昼(夜)现象的地区的范围变 ,华北地区冬至日的昼长变 。
(3) 阅读并思考:
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傅科摆
它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 .这个摆由一根长60余米的纤细金属丝悬挂一个27千克重、直径约30厘米的铁球所组成。当时人们把这种从未见过的“超级摆”称之为“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让摆在广场上悠然自得地摆动着。成千上万人前来观看这一奇妙的实验。随着时间流逝,傅科发现了奇迹,那就是摆在悄悄地发生着“移动”,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有的人在摆动开始时,明明看到摆球运动到自己眼前,又荡了回去,可经过一段时间后,摆球竟离自己越来越远。这对于围观的人们来讲,眼看着自己没有移动,那一定是摆平面发生了“移动”。 其实摆动的平面是不会发生移动的。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摆是无法摆脱地球自转的。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一个观测者都被地球带着运动,尽管观测者站在原地没有动,可脚下的地面是动了,也就等于把观测者悄悄地带离了原地。因此,真正没有移动的是摆动平面。
思考并写出你的结论:由于地球的自转,摆动平面的旋转方向,在北半球是 时针的,在南半球是 时针的。在 (纬线)上傅科摆不旋转。
读图,回答:
(1)图中M、N、P三条线中
① 线表示夏至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
② 线表示春分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
③如果黄赤交角为零时, 线可以表示全球任何时候各地白昼时数分布状况。
(2)图中a、b段,表示南极圈内极昼的是 ,表示北极圈内极昼的是 。
(3)我国汕头市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则图中①②③④中可以表示汕头冬至日白昼时数的是 。
(4)在图中①②③④点构成的虚线方框内,表示哪个热量带全年白昼时数分布状况(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福建某学校(25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
A.23°26ˊ | B.41°34ˊ | C.48°26ˊ | D.66°34ˊ |
A.杭州阳光可能直射 |
B.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
C.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变小 |
D.温带范围变小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福建某学校(25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问题。
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
A.23°26ˊ B.41°34ˊ C.48°26ˊ D.66°34ˊ
2.假如黄赤交角变为20°,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杭州阳光可能直射
B.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变小
D.温带范围变小
3.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