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教学引入 [投影展示]金星和地球的图片. [图片说明]金星.又被称为太白金星.是夜晚的天空中最亮的一颗行星,她和地球一样有厚厚的大气层. [引入]地球的大气主要是由N2.O2组成.只是在近几十年.由于含硫物质的大量燃烧产生酸雨.大气才出现了极少量的硫酸.而在金星的大气层中有一个厚达25公里的浓密云层.它们不是水雾而是由浓硫酸组成.那么硫酸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物质呢?金星上有生命存在吗?学完本节内容.或许我们可以做出初步的推断. 仔细倾听.引发好奇心.产生探究兴趣.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 5.3“众酸之王 --硫酸 [复习提问]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稀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 [提问]酸的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投影] 描述下图的实验现象.并说明稀H2SO4的性质. [讲述]请大家完成上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过渡]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以H+和SO42-的形式存在.而浓硫酸主要是以H2SO4分子的形式存在.由于溶液中粒子不同.所以性质上肯定有差异.即浓硫酸具有自己的特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浓硫酸. [展示.讨论]展示两瓶密闭.体积相等的试剂瓶.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浓盐酸.不用化学方法如何加以鉴别? 思考并回答: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 回忆.思考.讨论.回答:与碱中和.与 碱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指示剂显色等. 学生先讨论.然后请几名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其他同学补充现象. 学生书写方程式(同桌同学互相检查.教师用实物投影检查正误后.投影正确答案) 观察.讨论.学生演示.回答(1)拿起试剂瓶.感觉重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2)摇动试剂瓶.呈油状.粘稠的是浓硫酸.(3)分别打开瓶盖.瓶口无酸雾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难挥发. 复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归纳]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的液体.是一种难挥发的酸.市售硫酸的质量分数有92.5%和98%两种.当浓硫酸吸收了大量的三氧化硫后.就成了发烟硫酸.浓硫酸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设疑]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如何稀释浓硫酸呢? [强调]稀释浓硫酸时.若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而骤然气化.结果就像水滴入灼热的油锅一样.带着酸液向四周飞溅.引起伤害事故. [过渡]因为浓硫酸主要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与稀硫酸的性质是有差异.到底它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回忆.回答: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激活旧知识.落实新知识. 探究浓硫酸的特性 [板书]二.浓硫酸的特性: [板书] 1吸水性 [设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为干燥剂.那么它能干燥哪些气体呢?不能干燥哪些气体呢? [设疑]为什么H2S.HI.HBr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带着问题.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在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提示]皮肤与纸屑.棉花.木屑一样都是有机物.含C.H.O等元素. [分析]说明浓硫酸让有机物失水变成黑色物质了.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黑面包 实验. [演示]演示“黑面包 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引导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结板书] 2.脱水性 [设疑]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我们做实验时不慎沾上了浓硫酸怎么办? [引导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浓硫酸既具有吸水性又具有脱水性.一字之差.请分析比较. [课后思考]蔗糖碳化后.为什么能形成海绵状的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硫酸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强氧化性. [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预习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学生归纳:通常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H2.O2.N2.CO.CO2.CH4.SO2.HCl.C12等: 师生共同小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碱性气体:NH3.还原性气体:H2S.HI.HBr等. 学生实验后.各自回答: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物质. 观察并描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物质,有大量气体冒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思考.回答:黑色物质是碳单质.分析讨论写出化学方程式: 讨论并回答:如皮肤不慎沾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在患处涂上3%~5%的NaHCO3. 师生共同小结:浓H2SO4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比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学习埋下伏笔.留下悬念.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的能力. 激疑. 回忆对比旧知识.明确内在联系. 揭示反应本质. 加深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认识.学会处理偶发事故.消除恐惧心理. 培养学生概念间的比较能力.认清本质. 回忆前面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
  △  
.
 
 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精英家教网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8-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数学公式 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______.(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______的观点正确(填“乙”“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______.
(2)应该选择______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______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______.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8-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