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 (B)氯气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 (C)氢气与氯气混匀后安静地燃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

叫哈伯法,是德国人哈伯1905年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 + 3H2(g) 2NH3(g),△H=-92.4 kJ/mol,△S = -198.3J·mol1·K1。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业上合成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部分性质见下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H= -92.4 kJ/mol,所以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 因为△S = -198.3J·mol1·K1所以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自发进行。

(2)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在工业上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反应后通过把混合气体的温度降低到           使混合气体分离出来产品;继续循环的气体是     

(3)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并发生反应。

①若容器容积恒定,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为原来的7/8,则N2的转化率а1=        ,此时反应放热         kJ;

②若容器压强恒定,则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2的转化率а2     а1(填“>、<或=”)。

(4)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 2NH3(g)  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 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T1,(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② 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 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③ 在起始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n/3mol时,反应后氨的百分含量最大;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不用写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
③ 将Fe2(SO4)3溶液加热蒸发至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
④ 硝酸钾过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
⑤可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⑥分别向体积和pH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样多
Ⅱ: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 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矾(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质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6.0 7.5 1.4
沉淀完全pH 13 14 3.7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A、氯水
B、H2O2
C、NaOH
D、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试回答: ①试剂1为_______,试剂2为________(填字母)。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操作I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D、E、F是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元素是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其原子的原子核内可能没有中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等;C元素原子最外层p能级比s能级多1个电子;D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E的常见化合价为+3;F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G+的M层电子全充满。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周期表中F属于        区。

(2)B与F形成的一种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为               ;F的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氧化物分子的VSEPR模型为                       

(3)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胞如右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

(4)设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甲,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乙,甲与乙反应的产物为丙。常温下,有以下3种溶液:①pH=11的甲的水溶液  ②pH=3的乙的水溶液  ③pH=3的丙溶液,3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                        

(5)丁、戊分别是E、F两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丁、戊溶液能发生反应。当丁、戊溶液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4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6)A和C形成的某种氯化物CA2Cl可作杀菌剂,其原理为CA2Cl遇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含氧酸,写出CA2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往G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一种配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_

A.X中所含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X中G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C.组成X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SO42-与PO43-互为等电子体,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ABCDEFG七种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F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BC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下列有关上述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CA3沸点高于BA4,主要是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②Ni(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因此固态Ni(BD)4属于离子晶体

C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

F单质的熔点高于E单质,是因为F单质的金属键较强

⑤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G

(4)CA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1 mol B2A4分子中含有         molσ键;

(5)ED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ED的熔点比NaCl高,其原因是                                           

说明:O摄氏度=273K

【解析】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只有氢元素,即A是H。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说明这三种轨道分别是1s、2s和2p,又因为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所以B是C。根据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可判断,氢化物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但D的最高,沸点是100℃,说明氢化物中含有氢键,且D位于第二周期,故D是O。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即F是Al。GF同主族,G的原子序数最大,则G是Ga。由于ABCDEFG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是N。

(1)Al的原子序数是13,所以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

(2)电负性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了的大小,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C、N、O均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 > N > C

(3)氨气中含有氢键所以其沸点高于甲烷的,①不正确。CCl4、苯等有机溶剂均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断Ni(CO)4应为分子晶体,②不正确。氨气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有4对电子对,其中有1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采用sp3杂化,③不正确。镁合铝是金属,形成的是金属晶体,金属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的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所以④正确。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是锌,由于锌的核外电子均是全充满,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要大于Ga,⑤正确。

(4)在CH2=CH2中含有4个C-H单键和1个碳碳双键,而双键又是又1个σ键和1个键构成的,所以1mol乙烯中含有5molσ键。

(5)氧化镁和氯化钠均属于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镁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半径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氧化镁的熔点高于氯化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ABCDEFG七种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F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BC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下列有关上述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CA3沸点高于BA4,主要是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②Ni(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因此固态Ni(BD)4属于离子晶体

C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

F单质的熔点高于E单质,是因为F单质的金属键较强

⑤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G

(4)CA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1 mol B2A4分子中含有          molσ键;

(5)ED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ED的熔点比NaCl高,其原因是                                            

说明:O摄氏度=273K

【解析】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只有氢元素,即A是H。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说明这三种轨道分别是1s、2s和2p,又因为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所以B是C。根据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可判断,氢化物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但D的最高,沸点是100℃,说明氢化物中含有氢键,且D位于第二周期,故D是O。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即F是Al。GF同主族,G的原子序数最大,则G是Ga。由于ABCDEFG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是N。

(1)Al的原子序数是13,所以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

(2)电负性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了的大小,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C、N、O均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 > N > C

(3)氨气中含有氢键所以其沸点高于甲烷的,①不正确。CCl4、苯等有机溶剂均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断Ni(CO)4应为分子晶体,②不正确。氨气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有4对电子对,其中有1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采用sp3杂化,③不正确。镁合铝是金属,形成的是金属晶体,金属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的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所以④正确。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是锌,由于锌的核外电子均是全充满,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要大于Ga,⑤正确。

(4)在CH2=CH2中含有4个C-H单键和1个碳碳双键,而双键又是又1个σ键和1个键构成的,所以1mol乙烯中含有5molσ键。

(5)氧化镁和氯化钠均属于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镁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半径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氧化镁的熔点高于氯化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